P4231528  

★這是一個收費性的活動,為方便統計人數,若您不想參加,請不要隨便按參加,謝謝您我們對於只是為了好玩而按參加的人,會毫不遲疑地封鎖該用戶,以避免困擾

★報名表在本文的最後一段,參加過活動的老朋友,想參加只需按參加便可,沒有參加過活動的新朋友,務請將報名表填妥並且回傳給我,才算完成報名手續,謝謝每一位支持的朋友們!

 

★如果你喜歡這個旅行,卻無法參加,也歡迎您轉貼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您!

〔旅行的主題〕

在台灣,杜鵑可能是大家最容易見到、也最多人叫得出來名字的花卉了,只是,您是在什麼地方遇見杜鵑的呢?

大多數人能夠見到的杜鵑,不是在公園就在校園中,儘管花色有白有紅,但大多是矮小的灌木叢,有人少還被修剪出了「造型」…,也難怪那麼多的人都知道杜鵑的存在,卻少有人會因杜鵑而感動!

又稱為山躑躅、山石榴,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稱為映山紅的杜鵑,基本的生態是:「灌木,高可達二公尺,枝幹平滑;具有多數分枝,枝條細長,葉柄,小梗,花萼及子房有棕褐色倒伏性的毛茸。」

不過這些在都市公園或安全島上就能見到,「灌木,高可達二公尺,枝幹平滑」的杜鵑,是在1900 年代,日本人才引進的日本杜鵑和西洋杜鵑,大多是用來做為園藝植物,往往在配合造景的需求下,總是不斷地被修修剪剪,根本沒有讓它們長到「高可達二公尺」的環境,也因此讓許多的人誤以為杜鵑的形貌,就是永遠長不高的矮灌叢?

然而,許多年前,我在追索台灣原生杜鵑的身影時,在台十四甲號公路鳶峰附近的山谷中,發現一大片高起碼有十幾公尺以上,樹幹比象腿還粗的杜鵑森林,自此以後,每年到了杜鵑花開的季節,我就開始想念起那一大片的杜鵑森林。

那是台灣的原生種杜鵑,原本的名字是台灣杜鵑,基本的生態資料是:「台灣杜鵑分布在中海拔約 800~2,100公尺的山區,喜歡生長於山稜及近山頂處,與其他闊葉樹混生,有時也可以看見小面積的純林,植株高可達 20 公尺,粗幹可達40~50公分,樹幹紅褐色,形多彎曲,小枝細長粗壯,直立或斜上昇,可長成大喬木,是台灣原生杜鵑中唯一可形成森林的杜鵑花。」

透過生態資料的印證,充份顯示這兩種花雖同為杜鵑,實有天壤之別,這麼大的差別,背後的因素應該很好,但真正的關鍵點,應該就在於外來種和原生種的不同了。

外來種植物和原生種最大的差別在於,外來種植物無論是從何處、何時移來,都必須重新面對氣候、環境、土壤、經緯度、動物、生態....等的差異,結果有些成為強勢入侵物種,泛濫成災被壞台灣的環境,有些只能永遠被人豢養著,缺乏原始的生命力;原生種植物就是這塊土地孕育出來的,而它們存在的先決條件,就是因應氣候、環境,經緯度、動物生態....而生的,也就是說,無論什麼環境,只有真正適合它的物種,才能存活得更健碩且最有活力!

除了鳶峰附近山谷中的杜鵑森林之外,我也曾經在宜蘭牛鬥的懸崖峭壁上,看見倒懸在高處,卻依然開得整樹紅的唐杜鵑,在泰雅族的環山部落,遇見遼原野火般的金毛杜鵑,當然更不要說在合歡東峰、主峰與石門山之間,那些匐匍在地面上,枝葉蒼勁、每年都要吸引許多賞花人上山朝聖的森氏杜鵑了…,這一切,都在印證台灣原生的杜鵑,神奇、動人的生命力!

其實,台灣的原生種杜鵑,起碼有十六、七種之多,從丘陵地到高山都有,最早開花的是二、三月間,北台灣丘陵地上的金毛杜鵑,此後一直延續到四、五月間,各種杜鵑就像接續的春雨般不願停歇,花期的最終,要留給合歡山上的森氏杜鵑,也因此,初夏之期,正是在山林間尋訪各種原生杜鵑最好的時機,而我們的杜鵑旅行,當然不只是花草而已,還有更多人與土地的故事,等待和您分享呢!

〔旅行的時間〕

2014年05月03日(星期六)~2014年05月04日(星期日)

〔旅行的行程〕

一、車程:

早上七點從台北新店捷運站集合報到出發→走國道三號轉接國道五號→下宜蘭交流道→走台七號公路到宜蘭三星的牛鬥,開始我們的學習旅行。

二、503的旅程:

找尋牛鬥懸崖峭壁上的唐杜鵑→探索蘭陽溪的河階與沖積扇→宜蘭濁水水溪的濁水成因→馬諾原平台上的蔬菜區→匹亞南社的地景與產業→匹亞南社午餐→蘭陽溪的向源侵蝕→思源埡口→勝光的台灣獼猴桃→開路者的遺跡→公路上方的金毛杜鵑→環山部落→環清宮貴賓樓辦桌→夜宿環清宮貴賓樓

二、504的旅程:

犁山早市→畢祿溪工作站→大禹嶺的冷杉與杜鵑→石門山森氏杜鵑花海→合歡山的台灣高山杜鵑→鳶峰山谷中的杜鵑森林→鳶峰午餐→梅峰的西施花與紅毛杜鵑→碧湖的襲奪灣→人止關→以守城大山為名的杜鵑→沿台十四號公路轉入國道六號→轉國道三號北返→預計傍晚七點前回到新店捷運站解散。

〔旅行的學習與內涵〕

五月三日旅行的重點以蘭陽溪流域為主。

開啟我們這一次杜鵑旅行的,是牛鬥懸崖峭壁上的唐杜鵑。

位於宜蘭三星鄉的牛鬥,是兩片緊臨蘭陽溪的山壁,遠望如牛相鬥一般,於是有了這個名字。

只現蹤在陽明山、大屯山、宜蘭棲蘭山林道、南迴公路壽卡以及牛鬥橋附近的唐杜鵑,又名大屯杜鵑或中原氏杜鵑,是台灣所有的野生杜鵑花中,地理分布唯一分布在南北兩端的原生花。

磚紅色的花,像是漏斗一般頂生在枝條上,雄蕊10枚,顏色鮮明艷麗,即使高掛在崖壁之上,遠遠就能吸引愛花人的眼光。

總覺得唐杜鵑像是武功高強的俠女,總是喜歡出現在低、中海拔闊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邊緣,但可不是路旁就能見到哦,不是在岩石峭壁上,就是在陡坡、稜脊的林緣,混生在其它的灌叢中,不是因為害羞,而是因為她屬於半耐陰性的植物。

來看唐杜鵑,一定要帶望眼鏡或長鏡頭,不然您怎能看清這種常綠小灌木的橢圓形、半紙質的葉子,兩面都披有的剛毛呢?

再沿著蘭陽溪上溯,愈往上愈會感受到河谷逐漸被包圍在兩山之間,兩岸直插而下的山地形陡峭,支流短小湍急,平時水量不多,但大雨來時,快速累積的大量河水,侵蝕能量遽增,常造成流域區大量的土石崩塌,而這些當支流進入蘭陽溪時,坡度變緩,河流的能量降低,河水中顆粒較大的砂、礫,無法搬運而堆積在匯流處,也就形成了沖積扇,這些高位沖積扇,更是蘭陽溪上游最特殊的地形景觀。

在這一路上,我們不只可以見到許多的沖積扇,更可以在這些沖積扇中,看到層層的河階,每一層的河階,都是因不同的大水,沖刷掉了沖積扇上的某些砂石而形成的,因而在河的兩岸,形成階梯狀的地景,就叫做河階。

蘭陽溪流到米磨登以下,開始出現一階一階被開闢成農地,且因種植不同作物,彷彿成了彩色調色盤的景觀,這是蘭陽溪與米磨登溪匯流後,所形塑出的第一個河階台地群。

蘭陽溪上游的河階台地,大都來自於支流匯流入主河所形成的高位沖積扇,這些原本是河川的妙手傑作,卻因為地勢平坦,土地大量被人們開發成果園或菜圃,反而形塑了更加多彩的大地風景。

馬諾原原來是大同鄉重要的泰雅族部落之一,中橫宜蘭支線開通了以後,被改名為四季村,由於位處四重溪、實谷富溪與蘭陽溪的匯流處,因而形成了四季平台。

四季平台海拔1,000公尺,共有100多甲,都被闢為蔬菜專業區,一年分為二期,第一期在2月份種植,種植的蔬菜有高麗菜、結球白菜、菠菜等,菜質細嫩;67月種植的第2期,以高麗菜為主,菜質較硬;冬天則做為土地的休息期。

在高海拔的地區種蔬菜,由於氣溫低,蔬菜成長緩慢,再加上氣候多霧,菜蔬經常受到露珠的滋潤,水分多,自然成了口感清脆、甘甜好吃的高冷蔬菜了。

蘭陽溪上游最主要的河階台地群,是在匹亞南一帶,這裡原為泰雅族人的獵場,民國四十八年興建中橫公路宜蘭梨山支線時,蔣經國因舊社名「很不雅聽」,因此被迫改名為「南山」。

南山的河階台地群,海拔雖不高,卻因地理位置處於東北季風的迎風面,每年冬天寒流來襲時,經常遭受霜害,甚至還曾下過少許的雪,氣候條件相當的特殊。

南山村上的平坦台地,早就被漢人開闢為農地,在這裡種的全是高冷蔬菜,不同的季節,所種的菜蔬也不同,使得四季所呈現的顏色也不一樣,當然,這不只是風景,更是人類依河而生的真實脈動。

很少有人會停下來的南山,如果過了午,可以找到的,就只有一碗五十元的泡麵,如果小小的餐廳還開著,可以享受的是鮮嫩的高冷蔬菜,入口後讓你不忍下嚥的美味;這一次,我們不當匆忙的旅人,就好好享受山林野食吧!

午後我們繼續沿河而行,地景很快地就完全改變了。

發源於南湖北山北麓的蘭陽溪,原本流向西南方,由於受到雪山山脈及中央山脈的地形阻隔,才轉為東北走向,在思源埡口附近,匯集源頭馬當溪與耶克糾溪(逸久溪)溪水,形成蘭陽溪的主流,其後又一路匯集了米磨登溪、賓谷富溪、夫布爾溪、四重溪、加納富溪的河水而壯大蘭陽溪的領域。

上游的馬當溪,下切的坡度非常大,在這一段河道中,不只有Ⅴ形河,更可以看到間歇河與河流的向源侵蝕作用。

接下來,我們要上到思源埡口,埡(音ㄨˋ)口指的是什麼地形呢?

位於台中縣與宜蘭縣交界點的思源埡口,為蘭陽溪及大甲溪之分水嶺,地形上則是南湖大山支脈與桃山支脈交會之最低鞍部,海拔1948公尺,森林屬暖帶林,殼斗科、樟科為這一帶原始林的優勢樹種,常見的有:香楠、錐果櫟、烏心石、厚殼桂、黃櫟、台灣櫟等;海拔較高處則有紅檜、扁柏出現。

思源埡口面東為宜蘭縣,地形相當險峻,可俯視蘭陽溪及南山村、四季村地景,面西則屬台中縣,地勢平坦,大多開發成農田、果園,充份顯示這裡地景的獨特性。

思源埡口的東西兩側,分別就是蘭陽溪以及大甲溪的發祥地,而這兩條背對而流的河,竟然在進行一場襲奪戰爭,我們等不到未來,卻絕對可以確定,勝利者唯有蘭陽溪,主要的理由,除了地勢的不同之外,更因為氣候的差異性。

思源埡口在冬季北向受到東北季風影響的氣候型態,經常起霧飄雨,寒冷潮濕;而南向則是晴朗乾燥的中部氣候,因為這種氣候上明顯的差異,不只造成啞口兩邊生長著截然不同的植物,更使得東面的蘭陽溪向源侵蝕作用加大,久而久之,便可能襲奪了大甲溪的河水,讓大甲溪的上源,成為蘭陽溪的發源地。

思源埡口到勝光之間,又是一段平坦的河域,這是大甲溪上游的有勝溪,由於地勢平坦,小小的流徑幾過幾百萬年的沖刷,也形朔出了不少河階和台地,吸引了不少早年開公路的老榮民,留在這裡闢田種菜,規模雖不及山下的兩個平台,卻因為海拔更高,種出的菜品質更好。

勝光最令我難忘的是路邊的一戶人家,我從來沒有去拜訪過主人,每次經過總要到屋後,探望那一大叢的台灣獼猴桃,我總是在猜測者,什麼樣的主人,才會把這樣的原生植物,種在自己的屋後呢?

勝光之後,我們將重新踏上追尋杜鵑的腳步。

其實我們一路上山路旁的山壁上都可見到或大或小的杜鵑族群大多是金毛杜鵑。

花色磚紅、花型嬌美的金毛杜鵑,是台灣最常見的原生種杜鵑,雖然屬於灌木,但植株也可以高達三、四公尺,且有許多分枝,小枝、嫩芽及葉面上都密被金黃色腺毛也因此被稱為金毛杜鵑。

金毛杜鵑紙質的葉子有許多的形狀從披針狀長橢圓形至橢圓狀卵形都有,長約3~8公分,寬2~4公分,更特別的則是他的花頂生於枝頭上,大多以二、三朵為一小叢,花萼有五裂有密毛,裂片披針形呈披針形,磚紅色的花冠長約4公分,徑3~5公分,漏斗形狀相當美麗,至於花期則隨不同的地方而改變平地及丘陵大的三到四月開中海拔的地區四、五月開,有些更高海拔的地區甚至可以開到六月間可說是台灣野生杜鵑中,花期最長的一種。

第一天旅行的結束點就在環山部落,這是一個四面被山緊緊圍住,僅中間有一小塊平坦的台地,因而才被稱作環山。

環山部落原本是泰雅族人的志佳揚社,由於族人先在梨山建立了老部落,這裡自然成了新部落,日時代就被稱為新社,部落稍北為大甲溪與司界蘭溪匯流處,因此有豐富的水源,環繞的群山更是族人天然的獵場,因此早期這裡是一個非常富庶的部落,太平洋戰後,隨著中橫宜蘭支線的開通,原本的獵場被開成果園,不僅失去了野生動物,更招引了許多漢人來到這裡種水果,使得這個部落的文化,因而快速地流失…。

我們要住宿的環清宮,就是漢人帶來的媽祖信仰,這個原本專門管航海的神,如今也在這山林之中,當起山大神來了。

 

五月四日,旅行的重點以中橫公路沿線的杜鵑林為主。

在好幾百年前,原居發祥地(今台中市仁愛發祥里)的泰雅族人,有一支因世居地太小了,想要遷徙到別的地方新建部落,於是沿著北港溪上溯,翻過閂岡山後,在大甲溪上游興建了一個小部落,有些人在這裡住了下來,有些人再繼續沿河上溯,在不遠處又建了一個志佳揚部落,更多的人則進入蘭陽溪上游,開創了泰雅族人的新版圖。

這個泰雅族人往東北遷最早建立的部落自然就被稱為老部落這個老部落也因此而我了族人遷徙的中繼站,古老的部落就在德基水庫的淹沒區內,枯旱季節水位降低時,仍隱約可見遺址!

台灣戰後初期,公路單位曾經多次勘測,計劃要開闢東西向連絡道路,作為軍事交通用途,卻因工程艱鉅,費用龐大,遲遲沒能動工,直到後來為了配合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計畫,加上美國的經費援助,才開始了中部橫貫公路的開鑿,路開通了之後許多來這裡開路的老兵也留在這裡開山種梨成功了才讓這片山野正式成了梨山。

梨山附近的二葉松林下,以及林務局林業試驗所畢祿溪工作站之間,則可見到細葉杜鵑形成的小灌叢,又稱為志佳陽杜鵑、南湖大山杜鵑的細葉杜鵑,透過名字不難發現它就是分佈在大甲溪上游的原生杜鵑。

細葉杜鵑因葉而名,特色就是所有台灣原生杜鵑中葉片最小的,植株也屬於低矮灌木,樹的分枝眾多而細長,初生時有倒伏性粗毛,老時則光滑無毛;小小的葉子單葉對生,叢生於小枝條的先端,幾乎沒有葉柄,葉片主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屬亞革質或厚紙質,表面綠色有散生的粗毛,背面顏色較淡,沿著中肋及不明顯的側脈,可以發現密布有褐色的毛茸。

細葉杜鵑的花在同一棵上,就可以見到多種不同顏色的花,最常見的是粉紅色的,另外還有淺紫色到深紅色的花,約花2~5朵頂生於枝條上,小花梗約只有1公分,密被絲狀的毛,花萼分五裂,線狀披針形,長滿了長緣毛,鐘形的花冠很小,長及寬約只有二公分,裂片呈長橢圓形,頂端則是圓形的,因此要找到它,您非得深入林下不可。

來到大禹嶺,這可是位於花蓮、台中、南投三縣交會之處,是臺汽客運在中橫公路最高的車站更是立霧溪流域和大甲溪流域的分水嶺,同時也是中橫公路通往梨山或轉往合歡山區的唯一路徑。

大禹嶺附近有台灣海拔最高的喬木純林,那是筆直粗壯的冷杉林,是台灣分布最高的常綠針葉喬木,大多數的枝條略呈下垂狀,是因為受雪下壓所致也有一些變成白樹林的,則是枯死後的冷杉林。

零落分布林間的金毛杜鵑,雖然顯得相對的弱勢,卻也因為這個奇妙的對比,更顯得高山原生植物的珍貴

終於要到石門山來看那每次看每次都感動的森氏杜鵑花海了。

標高3237公尺的石門山,恐怕是許多遊客們,這輩子唯一且意外爬過的一座「百岳」,尤其是國家公園做好了步道之後,每逢假日,幾乎都是「遊人如織」。

我們上石門山,當然不是為了山頂上的三角點,也不是為了箭竹林,完全是為了山東北側那一大片成群存在的玉山杜鵑與森氏杜鵑。

最早是日本人類學家森丑之助在台灣的高山所發現的因此在命名時,按國際慣例將自己的姓氏冠在植物學名上沒想到在2004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了學者透過分子技術研究分析,認為玉山杜鵑和森氏杜鵑應為同一種,儘管還有不少研究者認為是兩個亞種但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還是將森氏杜鵑除名,全都稱作玉山杜鵑我不知道這樣作是不是為了表示「愛台灣」

森丑之助又是什麼人呢?他是日本時代台灣的高山探險家,他把一生最精華的生命,都留給了台灣,窮畢生之力踏遍各地,研究原住民族,發掘許多台灣特有種的植物…,日本戰敗時,據說他不願意離開台灣,最後選擇了跳海自殺。

這不只是個淒美的故事,總是生長在森林明暗交界處的森氏杜鵑,每一次開花,總是花了最大的力器,把風鈴般的花朵繁密地綴飾在整棵樹上,像不像是森丑之助精采的一生呢?而森丑之助為台灣奉獻的一生,還不值得讓一種杜鵑以他為名嗎?

玉山杜鵑為台灣分佈最高的杜鵑,經常分佈在森林界線之上,與玉山圓柏混生,為高山矮盤灌叢,另外由於生長環境惡劣,會因風剪或積雪的壓迫,造成植株常是低矮的狀態,玉山杜鵑的葉緣會出現反捲現象;森氏杜鵑的植株較為高大,最高可達10公尺,為高山杜鵑中體型最為龐大者,葉緣無反捲現象。

也許,我們也不必去管學界如何分類這些杜鵑,只要你願意登上石門山,並且離開舖好的便道,才能找到在山窩中連成一片的杜鵑花海,在這裡看杜鵑,你看到的不會只是花開的美好,而是加上更多的感動,因為既使在最頂風之處,原本就生長在高山之上的森氏杜鵑,自會轉變成蒼徑的身姿,將花海從四月連接到六月。

位於花蓮縣與南投縣交界的合歡山,是一個由合歡主峰、東峰、北峰等峰巒串連起來的高山遊樂區,但一般的觀光客,大多只停留在公路上看風景,只有少數人才會親近山,發現山的美好。

就在松雪樓的後方,就有一大片玉山杜鵑與台灣高山杜鵑聚落在此。

台灣高山杜鵑為常綠性灌木,株高只有二、三公尺,最常出現在2,800公尺3,000公尺的高山開闊的草地上或者和玉山矢竹混生也有些混生於二葉松林下的高山芒中,說明它是需要充足日照的陽性植物。

為了適應高山惡劣的環境,減少水分散失,台灣高山杜鵑的葉緣明顯的反捲,且葉背密披粗(刺)毛以對抗嚴寒的氣候,葉形是卵狀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互生或叢生於枝梢,淡紫紅色的花,偶而也可見到白色的品系都萌發於莖頂,花冠呈鐘形,具有玫瑰色斑點,是最好辦識的重點。

離開合歡山之後,我們將探訪一片祕密的杜鵑森林,那是在鳶峰附近的山谷中,由一大片台灣杜鵑和其他雜木所組成的混生林。

植株高可達二、三十公尺的台灣杜鵑,為常綠的大喬木,喜歡生長在中、高海拔的霧林帶的陡坡或嶺脊處,總是和溫帶闊葉林或針葉林混生在一起,也可以單獨成純林是台灣原生杜鵑花中唯一可形成森林的杜鵑。

台灣特有種的台灣杜鵑,屬耐陰或半耐陰性植物,革質的葉,長披針狀形,葉面很光滑,葉背則銀灰白色貼伏狀毛茸,這也是辨識它最容易的方法;鐘形的花冠,從白色粉紅色到淡紫紅色都有,頂生在枝條上花期通常在每年的四、五月間只是走進這片森林之後,要看到樹頂部的花並不容易反而是地上繽紛的落英更讓人想看那美麗的花貌。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們也可以下到山谷下方的開闊地,那裡則可見到許多的西施杜鵑。

西施杜鵑又名阿里山杜鵑,一般都簡稱為西施花,花朵像支小喇叭,共有五瓣花瓣,花色白至桃紅,每年的三至五月間,都以繽紛的花色,試圖打動每一位愛花的人。

海拔約有2,960公尺的鳶峰,是另一處群聚多種原生杜鵑的地方,除了山坡及山壁上,悄悄盛開,把滿山遍野染上燦爛色彩的花影之外,鳶峰遊客中心的休息區旁,就有一群可以和你最親密無比的紅毛杜鵑。

因全株長滿紅褐色伏貼絨毛而得名的紅毛杜鵑,本來就喜歡在開闊地與向陽地生長,加上花色多變,紫紅、桃紅到白皆有,花期又長達三、四個月,難怪會成為所有杜鵑的朝聖者,不能錯過的重要隘口。

常見分布在中部海拔1,0003,300m山區的紅毛杜鵑是台灣原生杜鵑族群中中海拔山區開闊地的霸主,深綠色的葉子為了過冬常會轉成紫綠色狀為橢圓形,半紙質,不會反捲,但兩面都披有剛毛常綠小灌生的植株並不高但枝條多喜歡生長在開闊地或者是台灣二葉松、華山松的疏林中,也和高山芒、玉山箭竹及巒大蕨等混生,屬先驅性的陽性植物,是中、高海拔山區火災後最先落地生根的植被幾年後即形成一片花海,因此有人形容它是用美麗的花朵來敷治大地的傷口。

紅毛杜鵑因全株都有紅褐色的伏貼絨毛而得名花色為鮮紫紅色,也有少數的白色品系,頂生於枝條上花冠細小,呈漏斗狀像是小家碧玉般的老人憐愛。

離開鳶峰之後,抵達梅峰之前,沿線的台14甲線公路,沿途植物生態也漸漸顯改變,但仍以自然的地景居多,資料告訴我們,台14甲線公路16 K13.9K13.5K等處,都可以見到原生杜鵑的群落,有花色繽紛動人,模樣像朵小喇叭的西施杜鵑,還有為數不少的紅毛杜鵑。

下到霧社之前,我們將找一個制高點看看地理學上的一個專有名詞,名為「霧社風隙」,這是指霧社附近的稜線,受到濁水溪與眉溪的緊扼,不僅山稜變得相當狹隘,形成脊稜台地更使得高度陡降,自然形成了風容易通過的谷地,也就是所謂的風隙或風谷。

「霧社風隙」的形成,乃因濁水溪與眉溪的河川襲奪而來,原本霧社東方的濁水溪,屬於眉溪的上游,河水被濁水溪襲奪後,原本平坦的河床,成了霧社部落的所在地,而搶水的濁水溪,在霧社東方轉的那個九十度大彎,就是一個無可抵賴的襲奪彎。

下到埔里之前,有一座大山迫使眉溪形成一個大曲流,這座前清稱為「邑治第一山」的高山,名為守城大山(1064公尺),守城之名則因噶哈巫族眉溪四社的守城份部落而來。

杜鵑名叫「守城滿山紅」,當然是因為守城大山而得名的,這種廣泛種的原生杜鵑,雖然稱不上珍貴,卻因為她總是肆意地開盡綿延的山林間,而創造出了台灣原生杜鵑的另一頁傳奇。

北返台北新店捷運站解散

旅行結束了,我們將在埔里上國道6號高速公路,接國道3號高速公路北上,想要沿途下車的朋友,請事先告訴我,以方便您在高速公路的交流道下車,車行的最終點,是我們出發的台北新店捷運站。

【注意事項】

一、這次的杜鵑旅行,有12小時左右的時間,在海拔2800公尺以上的高山活動,如果你沒有上過合歡山,且也没有到過其他高山,你就必須注意自己是否會患高山症。

二、如果你有高山症,或者吸煙過量,肺活量不足的朋友,請不要報名參加,否則若犯了高山症,輕者身體相當不舒服,重者可能會喪命,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高山症,建議自備藥品,並事先服用以防萬一(報名成功後,通知繳費前,會提供完整資訊給報名的朋友)。

三、這一次的旅行,主要的行程都是坐車,只有第二天要爬石門山,只需花二十分鐘,鳶峰的杜鵑森林,一入林便可見到杜鵑,可以走的朋友不妨花半小時下到山谷,感受杜鵑森林的氛圍,因此只要沒有高山症,一般人都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報名資訊】

【主辦單位】

台灣常民文化學會。

【活動名稱】

2014劉還月的人文旅行【初夏驚艷】原生的杜鵑只為誰綻放──踏上美麗的原生杜鵑之路,看見動人的生命傳奇」自然學習活動。

【適合報名的朋友】

想認識台灣中北部山林、自然景觀、產業,更想一次見識五、六種以上台灣原生杜鵑姿采…等的朋友,但受限於小巴士座位的限制,只能接受二十八位朋友的報名。

【報名日期】

即日起受理報名,請早行動,以免向隅。

【報名方式】

我們只接受電子郵件報名,如果你想參加,最近三年參加過活動的老朋友,直接按FB(臉書)本活動的參加便可,沒有參加過活動的朋友,第一要務就是立刻將報名表E-mail到liu580220@hotmail.com信箱,如此才可能佔有名額;為了避免電子郵件遺失,報名後請用電話確認,若有其他問題,也請用電話連絡:劉還月的手機是:0958020220。

【旅行費用】

每人參加的費用是4000元。

(以上費用包含遊覽車資、在地特色餐飲、講師費、司機小費、行政費、旅遊責任險及其他雜支…等。)

【繳費方式】

E-mail報名之後,請不要直接繳費,請等待收到劉還月回覆的報名成功及開始繳費E-mail信息後,按通知時間再行繳費(繳費方式連同報名成功及開始繳費E-mail信息一併報告)。

未在收到第一次通知後三日內繳費者視同棄權,名額由候補者遞上,謝謝您的配合!

【嚴格規定必備物品】

一、布鞋或登山鞋:我們為了大家的安全起見,戶外行程全程禁止穿著涼鞋,並將在出發時檢查,若鞋子未符合規定,主辦者得當場退費,要求報名者無異議退出活動。

二、個人食具:包括碗筷、杯子等,在劉還月的戶外實察活動中,全程不提供個人餐具,忘了帶餐具的朋友,每餐應付免洗餐具費100元。

三、個人盥洗用具,無論住宿地點是否提供免洗式的盥洗用具,我們都禁止使用,完全是因為這些用完即丟的塑膠製品,不僅浪費,更是環境的大負擔,因此,請各位務必自備個人盥洗用具。

【建議攜帶物品】

一、活動地區的地圖(單張、整本或影印的都可以),並且養成隨時使用地圖的習慣,才能完全和旅行結合,更深刻感受到旅行的深度及廣度。

二、個人水壺(個人自備飲水,減少產生保特瓶)、防曬用品、輕便雨具、防蚊蟲藥及個人用藥…等。

【退費標準】

報名後七個工作日內通知棄權者,酌收行政費100元;報名後第八個工作日起通知棄權者,酌收行政費50﹪;活動前一個星期內通知取消者,恕不退費。

【報名手續】

由於有些朋友經常參加旅行,有些朋友第一次參加,為了因應不同朋友的情況,報名的手續也有所不同:

一、曾經在二年內參加過劉還月人文旅行的朋友,只要按FB上本旅行的參加鍵便可,無需再寄報表了。

二、太久沒參加旅行的朋友,除了按FB上本旅行的參加鍵之外,請留言告訴我您參加過那一次的活動,以利找到您的報名資料。

三、從來沒參加過劉還月人文旅行的朋友,除了按FB上本旅行的參加鍵之外,並請您務必將以下報名表完整填妥,再複製報名表(只要報名表便可),直接貼在FB上的私訊,或E-mailliu580220@hotmail.com信箱,劉還月收即可,只按報名參加卻不寄報名表的朋友,並未完成報名,我無法讓您參加我們的旅行,非常抱歉。

四、FB上有些人只是好玩而隨便按參加,卻完全不理會我的訊息,為方便管理,同時也避免讓較晚看到訊息的朋友誤以為額滿,我將在寄出訊息三天後仍未接到按參加者的任何回應,刪除您的參加並封鎖該人,請朋友們見諒。

五、一般我都在訊息貼出後一個星期左右,才會處理報名事宜,請朋友們耐心等候,第一次參加的朋友,寄出報名表後不妨用FB的私訊連絡一下,看看我是否有收到您的報資料,以免信件遺失,讓您無法參加旅行,謝謝每一位朋友。

【報名表】

〔2014劉還月的人文旅行【初夏驚艷】〕

原生的杜鵑只為誰綻放

──踏上美麗的原生杜鵑之路,看見動人的生命傳奇報名表

名:

別:

日:民國        月    日(辦理保險用)

身分證字號(辦理保險用):

電話(日):   (夜):     手機:

e-mail(所有相關連絡用,請務必填寫最常使用的e-mail

通訊地址:

郵遞區號:

服務單位(相互認識用):

稱:

緊急聯絡人(辦理保險用):

關係:

緊急手機:

家用電話: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