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381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八月七日或八日起

節氣釋義

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為秋天開始的第一個節氣,屬於陰曆七月的節(也可能在陰曆六月便出現),因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謂:「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揪同揫字,為收聚之意,也就是夏的暑熱之氣將逐漸收聚,換來逐漸涼爽的氣候,因此民間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無不顯示立秋之後,天氣勢必要一天一天地逐漸涼爽下來了。

由於立秋是天候中由熱轉涼的重要時節,人們熬過了苦夏,對秋自然充滿期待,自然會在乎秋天氣候的變化,因此民間相傳立秋之時是在是在早上或是夜晚,會影響到那一年的冷或熱,東漢崔寔所寫的《四民月令》就說:「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

如果從字面上來看「立秋」,所代表的意義當然是指秋天開始了,只是此時仍處於酷熱之中,暑氣也還沒有消退,炙烈的太陽所形成的高溫,還是把天地之間烤成一個大烘爐,炎熱的氣候依舊令人難以忍受,民間通行的《農民曆》則說:「斗指西南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接秋訓禾,穀熟也。」

節氣緣由

在中國的黃河流域,自立秋開始,天氣也有了較明顯的變化。〈月令七十二候〉記載的立秋三候分別是:「立秋之日,風至,後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蜩鳴。」

立秋的第一候「涼風至」:古人認為「西方淒清之風曰涼風」,這時節已由原本的溫風變成涼風,代表天候之氣開始進入始肅穆之候。

立秋的第二候「白露降」:顯示這時節早晚溫差日益增大,白天的熱氣上昇,入夜之後氣溫快速下降,熱氣遇冷凝成水,下降回地表層,也就形成了露,且在入秋之後,天候進入乾燥期,不易出現雨水,因此早起的露水就顯得特別明顯,加上五行中秋金屬白色,因此稱第二候為「白露降」。

立秋的第三候「寒蟬鳴」:這裡所指的「寒蟬」,據《爾雅》的解釋為:「寒螿,蟬小而青紫者」。漢代王充的《論衡.變動》則載:「是故夏末蜻蛚鳴,寒螿啼,感陰氣也。」《爾雅.釋蟲》另載:「蜺寒蜩」,晉代郭璞的注解謂:「寒螿也。似蟬而小,青赤。」,也就是說,到了這時節,一種青赤色,比蟬還要小的寒蟬,就要開始嗚叫了。

節氣特色

立秋是傳統「四時八節」中的八節之一,自古受到封建社會的重視,早在周代開始便有迎秋之俗,每年進入交立秋之時,天子都要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秦、漢以降,迎秋儀式依舊,更加入了武將們開始訓練軍士勤操戰技,以利隨時發動戰爭,法官則忙著整理律法,有冤者將之平反,有罪者則執行律法、處決人犯。

到了宋代之後,官方迎秋的儀式才有較大的改變,最明顯的足以梧桐葉「報秋」之俗,每年到立秋之前,宮庭之中要先搬來種有梧桐木的盆栽,佈置妥當後,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報秋降臨,直到梧桐葉應聲落下一、兩片,才算正式入秋,接著皇帝率領三公九卿到到京城西郊,降重舉行迎秋祭典,以感謝上蒼賜給人們這一年豐厚的收成。

古代的民間也有「迎秋」之俗,但時間卻不大相同,有的是在立秋當日,有的選擇在秋收後,擇吉日祭拜祖先,一方面祭拜感謝上蒼與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則嘗試新收成的米穀,共享這一冬豐收的喜悅。

節氣活動

立秋之節,照說天氣要開始轉涼了,但在台灣,依舊是日日火傘高張的日子,天氣熱得讓人不想多動一動,加上秋為肅殺之始,無論是征戰或者處決人犯,都會憑空多出了許多的孤魂野鬼,這時節田裡的作物又是等待成熟的最後關頭,人們無事可以,人無事而孤魂野鬼事多,陰曆七月也就成為先民祭祀孤魂野鬼的「鬼月」了。

立秋時分的酷熱,讓台灣的秋天,絲毫嗅不出一絲絲秋的氣息,反而是常常因空氣及旺盛對流作用的交互影響,迅速形成驟雨。雨來得快,去得也急,台灣人稱為西北雨,只要西北雨多下幾次,便可以感受到,天氣的確逐漸變涼了。

台灣的第二期稻作,大約從小暑前後便開始插秧,北部地區雖然稍晚,但約莫到大暑過後便都完成,最晚的也不宜拖過立秋,因此農民們都會趕在這時節完成插秧工作,再遲就怕二期稻作的生育末期受到寒害,因而影響稻穀的充實度而減低收穫量。

農人們也都希望立秋這一天能下一點雨,以應古老的中國農諺所說的:「立秋有雨,秋收歡喜。」這句農諺也在台灣農諺中出現:「立秋無雨最堪憂,萬物從來只半收。」

至於捕魚維生的漁人,則希望立秋最好在陰曆七月之後才來,漁諺說:「六月秋,快溜溜;七月秋,秋後油」代表立秋日如果出現在陰曆六月,這一年的漁業會比較早結束;如果立秋是在七月才出現,天氣會持續穩定,這一年的漁業有可能較晚才結束,漁人的收入自然會增加一些。

立秋前後,台灣的龍眼進入了盛產期,甜美又有肉的龍眼,是一般家庭喜愛的「家常」水果,而且龍眼樹的樹冠幅巨大,少病蟲害不需特別照顧,平常既可遮蔭,秋來又有龍眼可吃,因此一直是台灣人最愛的果樹,在農村的三合院前後,幾乎都可見到像是衛兵般,忠誠守護古宅的大龍眼樹。

龍眼也常成為供桌上的祭品,可分為兩種,生果乃是七月各種祭祀中最常見的應時水果,尤其在普渡場上,每份祭品幾乎都少不了龍眼;龍眼也被製成乾果,人們稱之為「福圓」,俗傳可供脫殼來脫去霉氣,以達補運之效,民間俗諺也說:「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由於福眼保存期長,因此在一年四季的供桌上,都可見到這種帶有「福氣」的供果喔!

除了補運之外,龍眼乾也是台灣人常用的滋補聖品,一般常見用來入藥或者釀酒,入冬天氣逐漸寒冷時,人們則用龍眼乾煮成福圓茶,成為許多人用來溫暖一整季冬最佳的飲品呢!

台灣農人種植的金針花,因品種不同可分為春、秋兩季開花,現今仍以秋季開花者為多,南投日月潭的頭社盆地、花蓮玉里的赤柯山、六十石山以及台東太麻里的金針山,在此時節正是金針花開遍滿山遍野的時節,成為許多人秋冬遊賞最佳的景點。

節氣養生

進入立秋節氣,天候逐漸由炎熱轉為涼爽,人體的新陳代謝逐漸減少,加天氣候宜人,食慾逐漸打開,因此有些人反而容易吃了太多的東西進體內,造成身體的負擔。因此,立秋的飲食宜掌握秋季氣候乾燥的特性,施以「燥則潤之」的大原則,適度地選用茭白筍、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防燥不膩」功能,滋潤身心的食物,以期在這個季節養陰清熱、清新安神。

秋季氣候乾燥,空氣中濕度小,致使皮膚容易乾燥,因此最重要的是隨時注重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至於整個秋季都容易出現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人,不妨多利用這季節多吃一些銀耳、百合等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等補益作用的食品。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