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0589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陰曆八月的月令名有:桂月、桂秋、壯月、仲秋、仲商、商呂…等。

桂月和桂秋之「桂」,所指有二:一為月亮的別稱,來自於民間相傳「月中有桂」,中國歷代皆有詩詞提及,像是:北周庾信的《終南山義穀銘》中載:「桂月危懸,風泉虛韻。」唐代黃滔的《狎鷗賦》也載:「至若海鏡秋碧,天藍霽青,磨開桂月於浩渺,畫出蓬山於杳冥。」;二指陰曆八月,當令桂花盛開,處處可聞飄香的桂花,因此八月也就成了桂月。

壯月之名,指的是大之意,《爾雅.釋天》載:「八月為壯。」郝懿行義疏:「壯者,大也。八月陽大盛。」《金石萃編.唐阿史那忠碑》也載:「我壯月以控弦,候朔風以鳴鏑。」

  仲秋乃指秋天的第二個月,陰曆的秋天從七月開始,八月為第二個月,取中之意為仲,稱仲秋或中秋;仲商出自於南朝梁元帝的《纂要》:「八月仲秋,亦曰仲商。」

月令特色

陰曆八月是太陰曆年中的第八個月份(之前沒有閏月的話),搭配十二地支正值酉,因此稱為「建酉之月」,這時節炎夏已消退得差不多了,秋天的涼爽加果熟的豐美,使得這個季節不僅氣候最宜人,更因物阜民豐,讓天地間都因美好的收成而顯得特別溫暖。

到了「中秋」時分的八月,天候日益涼爽,但是在亞熱帶的台灣,「秋老虎,毒過虎」實不可輕視,不過無論天氣如何惡毒,都拖不過秋分;秋分之後,颼颼的涼風成了這個蕭瑟季節唯一的語言。

月令瓜果

八月中秋之後,枝頭上的柿子漸紅了,各種柿子輪番上市,香甜多汁、顏色誘人的柿子成了這個時節,市場上最迷人的水果之一。除了上市的甜柿、筆柿、紅柿、水柿之外,傳統的柿子曬乾更是新竹地區客家庄重要的傳統產業,新竹的新埔、北埔地區,是台灣柿餅加工最主要的地區,入秋之後,正是曬製柿餅的人們正忙著加工曬製柿餅的時節,每一年都會吸引許多遠近的觀光客,前來參觀品嚐。

八月更是台灣文旦上市的季節,台灣人也稱文旦為柚子,《神農本草經集注》單稱柚,《廣志》中記的是雷柚,陶弘景始稱柚子,此外文獻中還可找到:胡柑、臭橙、朱欒、香欒…等稱,別名繁多,不一而足。

屬芸香科柑橘屬水果,為亞熱帶型柑橘中的大型水果,常綠喬木,高510m,樹皮褐色平滑。嫩枝扁且有棱,嫩枝、葉背、花梗、花萼及子房全都被柔毛

袖子的葉為互生,最大的特徵是單身複葉,也就是一前一後、一大一小緊緊相連的連冀葉。葉柄有倒心形寬翅;葉質頗厚,嫩葉通常暗紫紅色,老葉漸轉為濃綠,葉片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820cm,闊卵形或橢圓形,頂部渾圓或微凹入,頂端鈍或圓,有時短尖,基部圓,邊緣有鈍鋸齒,連翼葉長長9-16釐米,寬4-8釐米,但也有較大型,或者是狹窄、瘦長的連翼葉。

陰曆三至四月間為花期,花白色,總狀花序,單生或為腋生花束,花蕾淡紫紅色,稀乳白色;花萼會出現35道不規則的淺裂;柚子花相當的香,每年春夏之際,滿園的柚子花開,芬芳的味道不僅可以渲染到很遠的地方,迷人的味道更令許多人喜愛。

每年陰曆八月開始,為台灣各式柚子的產期,不同品種的柚子果實大小不一,外型則分球形的白柚、扁球形的紅柚以及梨形的文旦,果皮平滑甚厚,海綿質,油胞大,因此耐久放,一般可存放三個月而不失香味,因此有人稱作「天然水果罐頭」;果肉實在而多汁,瓢囊10-15或多至19瓣,汁胞白色、粉紅或鮮紅色,少有帶乳黃色;種子可多達二、三百粒,也有品種改良而少子的,在市場上漸受到大家的歡迎。

柚子更被認為是具有多功能療效的聖品,果肉性寒,味甘、酸,有止咳平喘、清熱化痰、健脾消食之效;柚皮又名橘紅,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化痰、健脾消食、散寒燥濕的作用,曬乾的柚皮還點火可燃,用以驅蚊效果相當不錯;果肉中柚的種子,則含有黃柏酮、黃柏內酯、去乙醯鬧米林等,中醫用來主治疝氣;柚的葉子因含揮發油,具有消炎、鎮痛、利濕等功效。

八月最具代表性花卉的桂花,屬木犀科木犀屬,又被稱為巖桂、木犀花…等,最特殊的是巖桂之名,乃因原生於中國南方的桂樹,大都生長在人跡不至的岩壁上而得名。封建社會中,桂花象徵著文人的榮譽。古以「蟾宮折桂」為進士及第的雅稱。更因桂的諧音「貴」,台灣人喜愛在院內門前種植,以寓富貴臨門之祥兆,更有人以「蘭桂齊芳」來形容子孫仕途昌達,尊榮顯貴的人家。

很早之前便成為庭園植物的桂花,為常綠權木或小喬木,高度可達十公尺,全株平滑,木質莖,多生枝椏,樹皮灰白色,小枝呈淡灰褐色。單葉密集對生,革質,狹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尖銳或漸尖,基部楔形,有短柄,邊緣有細鋸齒,羽狀側脈8~12對,葉脈在葉背突出,正面平滑、葉色濃綠,背面則顯粗糙、顏色較綠。

雖說陰曆八月桂花開,但台灣人愛種的桂,除了秋季較為盛開之外,大多全年都可見開花。桂花的花甚小,簇生於腋,總狀花序,花徑約0.5公分,花梗細弱而長,短小的花萼有四枚,花冠開時也是深裂四片,裂片橢圓形或卵形。雄蕊二枚,但不顯著。由於雌雄異株的關係,可分為兩性花或是單性花,台灣常見的桂花樹,十之八九都是開雄性花的雄株,因此大多只見桂花,很少有機會見到桂花的果實。

桂花雖小,但具有濃郁香味且經久不散,更帶有淡淡的甜味,因此深得人心,花色除了常見的銀白色之外,另有金黃色及橙黃色;由於花色和植株的不同,園藝栽培上便分為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四種:

金桂葉片較厚,花色呈金黃色,香氣最為濃郁。銀桂就是最為常見的桂花,葉片較薄,花色較白,稍帶微黃,香氣也較淡些。丹桂葉片厚,深橙黃色,氣味濃郁。四季桂別稱月月桂,也是台灣常見的品種,葉片薄,香氣也較淡,但白或淡黃的花往住可開上一年四季,因此深得人民的喜愛。

台灣人種的桂花,除了做為園藝庭園植物之外,桂花更具食用、藥用雙效;桂花不只味香,且更持久,早就被人用來製作成桂花糕點、桂花糖、桂花湯圓、桂花滷、桂花鴨…等,並且用來入酒。台灣人則取桂花一起焙茶,著名的香片茶就是利用桂花製成的。

桂花入藥歷史更是悠久,根皮性味:辛、甘、溫;花:辛、溫,古人用來冶療胃痛,牙痛,風濕麻木,筋骨疼痛…等;花性味:甘、辛、溫,古人用以化痰、口臭、牙痛、散瘀…等。

月令活動

桂月中最重要的歲時節俗,莫過於中秋節了,上古時代,漢人便於仲秋的月圓之夜食粥以養老,《禮記·月令》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同時也因農業社會的逐漸成型,春耕、秋收漸成年中重要的農事,農人們為了每一次的耕作與收成,總是不斷地祈天求地,因此春祈、秋報之俗也逐漸形成,只是原始的秋報之俗都有特定的日子,和中秋並沒有關連,但民間受到唐太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的傳說影響,每逢中秋也想在月下遊賞一般,到了宋代之後,由於宋人好文雅、喜樂曲,中秋賞月之俗更加盛行,逐漸成為民間重大節日,所謂「八月十五桂花香,行人往來馬蹄忙」,可見得人們如何熱鬧地慶祝這個秋收豐美的佳節。

中秋漸受到重視之後,原本單屬農事祭祀的秋報之俗,也漸和熱鬧的中秋慶典合而為一,成為八月十五祀土神、還心願、謝神明…等相關的祭典。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