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0011794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九月初九

歲時釋義

陰曆的九月初九,俗稱「重九」,傳統社會對於這一天特別避諱,主要是來自封建社會中為了階級意識而建構的陰陽以及大、小數字,九為極大極陽之數,自古專為上蒼與帝王所用之數,這一天卻碰到雙九重疊,也就成了蟻民百姓避之唯恐不及的「重陽」,因而衍生出許多相關的活動。

一九七七年,內政部將重陽節也被訂為「老人節」,希望能藉以弘揚敬老尊賢的美德,做好老人福利政策,因此每年在重陽之前,都可見到官方的「崇老敬老」活動。

歲時緣由

易經》〈繫辭上傳〉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說明了陰陽兩極的概念自古便為漢人最重要的哲學觀,深刻地影響到漢人千百年來的生活,不只動物、自然現象有陰陽之分,連生活器物以及數字都有公母之別。

數字的陰陽一天的概念,古老社會中的一天,乃是由一個太陽和一個太陰所組成,而展開一天之始的則是太陽出現的時候,結束時為太陰當值,於是就有了先陽後陰的概念,用數字來代表,也就成了「單數為陽,雙數為陰」。

數字既然分了陰陽,人們自然會以陰陽之別來看待數字,陽數都行陽事,如住宅的樓梯皆為單數階,陰數多辦陰事,墓園中的楷梯則為偶數階。而人們所使用的陽數中,為了區分王公貴族與螻蟻之民的不同階級,最早九被視為「天」數,於是有了正月初九天公生,帝王再藉「天子」之名,將自己的位階定為「九五之尊」,自此以後,人們不只要避諱帝王之名,更要避諱帝王之數。

民間為了避九,又怕人們誤用了九而招來禍端,於是有「歹九」之禁忌,也就是民間行事逢九一概不宜,於是年齡逢九不宜嫁娶,老人家更不敢過逢九的生日…。

曆法中的九月初九,卻是不能跳過的一天,於是才有重陽避災之俗,並且因而衍生出登高遠行…等活動,這一切全都是為了鞏固漢人的階級意識,而產生的歲時活動。

歲時特色

陰曆九月初九為重陽,歷朝的文獻中都出現類似的記載,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謂:「蓋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號曰『重陽』。」

舊時人們重視重九之俗,並以飲菊花酒、登高和賽紙鳶來渡過這個節日,歷史文獻中留有許多不同的記錄,宋代孟元老撰《東京夢華錄》載:「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都人多出郊外登高……」;清代高拱乾修《台灣府志》載:「重九,士大夫載酒為登高之會。菊罇萸佩,競為為潦倒。」

重九賞菊、插茱萸與登高避禍之俗,各有不同的傳說。神話的緣起來自梁人吳均所著續齊諧記》的記載:東漢時桓景跟費長房學仙術,一日費長房警告桓景說九月九日會有大難降臨,請大家人人備布囊袋,內中裝茱萸繫在手臂上,並且爬到高山上,在山上飲菊花酒,才能避開這場大難。桓景完全照辦,重九一早舉家登山,黃昏時下山才發現許多牲畜、鄰人都無故而亡,自此以後,人人都於重九日登高、飲菊花酒,配掛茱萸以祈消災避厄。

神話雖無稽,卻足以產生禁忌之效,讓人人都害怕重九,因避九而衍生的習俗,便世代的相傳下來。

飲菊花酒之俗,來自於重九飲菊花酒可防老之說,南朝宋代王韶之撰太清記載:「九月九日,採菊花與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由於有了「令人不老」之說,重九成了人們避老、敬老之節。

賞菊當然是因中國北方的菊盛開於秋,三千多年前便有人開始栽培,早被列入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寓高雅、清逸之氣,自古為漢人秋天最愛賞的花卉,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載:「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這時節,台灣的菊花雖未到花期,但古人還是會設法弄一兩朵來玩賞,周鍾瑄修《諸羅縣志》載:「重九,載酒為登高之會。諸羅菊花極稀,且晚開,間得一、二本,亦罕佳香。」

菊花又有藥效,性味甘、苦,微寒,具散風清熱,平肝明目之效,漢醫用來治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等,因藥性溫和,又可解熱明目,泡酒後飲之四季皆宜。

插茱萸或用茱萸製香包,乃因茱萸有刺,且味道特殊,有人無法忍受,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載:「因其辛辣,蜇口慘腹,使人有殺毅黨然之狀,故有諸名。」也難怪屈原的《離騷》中說茱萸是惡草。漢人自古用茱萸以辟邪,西漢淮南王劉安所領導淮南學派共同完成的《淮南萬畢術》就載:「井上宜種茱萸,葉落井中,人飲其水,無瘟疫,懸其子於屋,辟鬼魅。」。晉代周處的《風土記》又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辟除惡氣而御初寒。」因而茱萸也被稱為「辟邪翁」。

至於重九登高避厄之俗,除了桓景跟費長房學仙術的神話外,民間玄學家更創造出九為數之極,也就是「老陽」,過了九就歸零,也就到了盡頭便一無所有的說法,清人俞樾的《茶香室續鈔》中謂:「九為老陽,陽極必變」,此外,更將九之卦數,認定為不吉之數,清人董含在《蓴鄉贅筆》言:「今人逢九,云是年必多災殃」,自古以來,無論是帝王所創的天數,或是民間玄學家言之鑿鑿的「九為不吉之數」,自然使得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登高若真能避難,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事了。

只是,為什麼登高就可以避難呢?

古人所謂的登高,並不是現代人的登山,往往只是外出散散步,爬爬小山而已,外出便可避難,從民間信仰中觀念來看,乃因古人在家的時間多,出外的時間少,因此民間相信閻王派黑白無常來索命,都是人的家裡,只要出門在外,黑白無常便無法索命了,而重九又是極陽歸陰之日,外出登高自然可以避禍事了。

若以健康的角度來看,年紀愈大之人,愈需要多活動,能夠外出郊遊、爬山之人,當然是比較健康的,老人愈健康,自然就愈能活到長命百歲了。

歲時活動

重陽節的傳統風俗中,賽紙鳶向來深受重視,紙鳶也就是今謂的風箏,古來不僅是成人重陽佳節的逸趣,更是孩子們最佳的戶外遊戲!

在台灣地區,重陽節時值秋高氣爽的季節,正適合放風箏,自清代始,台灣的紙鳶賽會就相當受歡迎,俗謂:「九月九,風吹滿天哮」,說明了台地刮起東北季風後,人們放風箏的熱鬧情景,台地各種方志都有記述,周鍾瑄修《諸羅縣志》載:「童子製風箏,如鳶,如寶幢,如八卦河洛圖書,競於高原,次高下為勝負,或繫燈其上,夜以繼之。」陳培桂修《淡水廳志》另載:「重陽前後,童子製風箏,如鳶,如魚,如八卦,如四角雙連環,放之於高原曠野,以達雲霄者為樂。」。

前清時,除白天放風箏,也有夜間放的風箏,周鍾瑄修《諸羅縣志》載:「繫燈其上,夜以繼之。」,施放前要先在風箏上點上香或掛一盞小燈,施放在天空時,點點星火,或浮或沉,美不勝收。

一人手拿線,一人拿著風箏,邊跑邊放飛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讓風箏飛得久而高,有人以此為賽,也有人各放一隻風箏,相互「咬」對方,比賽誰支撐得久,不會被咬得掉下來;太平洋戰後,都市的急速膨脹,現代人的生活空間日益窄小,在公園裡放風箏遂成為許多家庭最方便的親子活動,且不限九月天,稍有風的星期假日,各地都可見到放風箏取樂的人們。

特殊祭儀

傳統社會中的重九節,除了避九之外,更是許多人的秋季祭祖之期,自古漢人對土神有春祈秋報之俗,各不同祖藉的人士也會舉行春、秋兩季的祭祖大典,除了牲醴、祭品之外,還要準備豐厚的金銀紙錢,外出的家族成員也都要到齊,共聚一堂以追思祖先的恩澤。

有些來自中國漳州的福佬人,以及部份客家人,會選在陰曆九月初九日為所有祖先「做忌」,稱之為「作總忌」。

漢人習俗中,人死之日為忌日,後世子孫每到這一天都要備菜碗祭拜,謂之「作忌」,但移民台灣的漢人,一方面無法祭祀沒有來台的先祖,加上昔日人們生活困苦,物資欠缺,無法時時為祖先們分別舉行忌日,於是統一在重陽節這天祭拜,也就成了台灣特有的「作總忌」。

漢人移民的「作總忌」,當然也有選在其他時間舉行的,但祭祀的儀禮大多近似,通常都在上午十點左右舉行,眾人點香向歷代祖先禱祝,並獻茶、酒三巡,最後以獻財帛終結,大多在午飯前結束,所有的祭品便成桌上佳餚,供全家人一同享用,稱之為「食祖先福」。

「作總忌」的祭品以簡略的三牲,如豬肉、魷魚、蛋或者豆干等組成的「小三牲」,或者是煮成一碗一碗的菜和飯,俗稱為「菜碗」為多,有些人家還會加上一些水果等,也有人會特別準備與重陽節「登高」有同音的發糕;還有用糯米包黑芝麻所製成的麻荖,寓意有明目和延年益壽的功效;至於重陽應景的菊花酒,當然也可以用來祭祀祖先。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