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386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十月八日或九日

 

節氣釋義

 

每年陽曆的十月八日或九日,開始進入寒露,但並不只是這一天為寒露,而是指從這一天的某時某刻(每一年都不同)開始進入寒露節氣,直到進入霜降之前,這十五天多一點的時間,都為寒露時節。

 

二十四節氣乃是由十二節十二氣所組成的,一節配一氣,每季有三節和三氣寒露為秋天的第三個節,也是秋天的最後一節,過後只剩半個月左右,就要進入冬的季節,也因為臨冬近了,節氣的名稱上第一次出現了「寒」字,節氣之名很明顯地告訴人們,這時節的天候將由涼爽逐漸轉為寒意漸露。

 

歷史上解釋寒露的文獻汗牛充棟,最簡要而精確的解釋莫過於《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民間俗諺則說:「露水先白而後寒」,顯示這個時節的氣溫是要比「白露」時更低,台灣民間通行的曆書也提醒我們:「斗指南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意指這時節由於露水重,夜半降到地面的露水將更冰冷,天地間的寒意更加明顯。大地也因寒氣增長,萬物逐漸蕭索,熱與冷交替的成為這時節最明顯的特徵。

 

節氣緣由

 

漢人特有的二十四節氣,其實是自春秋戰國到秦朝,最後到了漢朝才建構完成的太陽曆,先民觀察到每五日會出現不同的候,三個候則會出現不同的氣,因此十五天為一「物候」,也就是一個節氣,《詩經.周南》載:「五日為一侯,三侯為一氣,故一歲有二十四氣。」

 

古人先建立了「候」,才集三候為氣,因此每個節氣都有「三候」,寒露的三個物候分別是:「鴻雁來賓、雀入大水為蛤、菊有黃華」,我們來看看許多古籍解釋的三個氣候現:

 

第一天到第五天為「鴻雁來賓」。《周書.時訓篇》載:「雁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通書》作來濱,濱,水際也,亦通。」這個生物現象指的是中國的大雁,在台灣則為冬候鳥南來之期,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恆春半島上,開始有人設了「鳥踏仔」,用來獵捕伯勞鳥。

 

第六天到第十天為「雀入大水為蛤」。《周書.時訓篇》載:「雀,小鳥也,其類不一,此為黃雀;大水,海也,《國語》云:『雀入大海為蛤』。蓋寒風嚴肅,多入於海,變之為蛤,此飛物化為潛物也。蛤,蚌屬,此小者也。」大水是指的是海,黃河流域的古人秋深之際,發現鳥雀都不見了,民間相傳這些鳥雀每於深秋都潛入海中,變成條紋和色澤都很相似的花蛤以避冬,這當然是「神話」,這只是侯鳥南飛的避寒行為,跟花蛤入冬之後盛產完全無關,但因古人不懂,才寫下了這第二種「物候」現象。

 

第十一天到第十五天為「菊有黃華」。《周書.時訓篇》載:「草木皆華於陽,獨菊華於陰,故言有『桃桐之華』,皆不言色,而獨菊言者,其色正應季秋土旺之時也。」,第三候說的是菊在秋天盛開出美麗的黃花,尤其是文人墨客於此時更喜嚐蟹、賞菊,每每成為封建社會時代秋深盛事。只是在台灣,由於菊花開放較晚,既使到了秋深之際,跟菊黃的意象依舊不會太深。

 

 

 IMG_1217  

節氣特色

寒露時節,天地已漸呈現蕭瑟與深秋之意的寒露,中國農諺中有不少「寒露開花不結子」、「寒露吐穗不結實」說法,這些都為「寒露百草枯」的大自然現象,做了最明晰而有力的詮釋;自北方南下的冬候鳥,也紛紛飛到南方避冬,台灣成了許多候鳥的過境站,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灰面鷲和伯勞鳥了,過去有許多位於過境區的農人會設陷阱捕捉伯勞鳥,成為這時節的額外收益,這樣的行為已被公告為犯法,卻一直無法絕跡,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天氣已經漸漸轉寒了,只是在亞熱帶的台灣,天氣時冷時熱,有時候甚至相當炎熱,然而,這暮秋的太陽卻是不可或缺的,除了許多作物的成熟需要陽光的催化之外,人們也利用這暖暖的冬陽,來曝曬許多的醃漬食品!

天候的變化上,最明顯的是東北季風漸漸增強了,新竹地區,每年自農曆九月颳起的風,稱之為九降風,恒春半島一帶,則成了落山風,而這些東北季風,將陪著台灣,渡過一整個冬季。

節氣活動

已是深秋的寒露時節,也是台灣人的賞鳥季節,北台灣的基隆的情人湖、萬里橋、台北的關渡、華江橋下…,中部的八卦山、大肚溪口,南台灣的高雄大崗山、屏東的恆春半島,都是賞候鳥的重要據點,每年都會飛來各種稀客,吸引許多賞鳥的人們,不少家長也會帶著孩子共同前往,並且透過賞鳥,建構人與環境良好的互動關係。

台灣的寒露,雖然沒有賞菊之風,但登高賞秋紅卻成為人們秋天最重要的休閒活動,由於台灣的氣候差異度相當大,每年山林林木變紅的時間也不相同,但在寒露時節,正是典型秋高氣爽之際,是最吸引人的山林旅遊旺季。

節氣養生

寒露時節,早晚之際的氣溫往往可以降得很低,白天若出太陽則還相當炎熱,如此差異蠻大的晝夜溫差,也是最容易讓人一不小心就生病的季節,隨時注意添減衣服,才能避免染到風寒或不小心就感冒了。

由於氣候的變化,日照少而氣漸冷,加上秋風起葉落刮起的肅瑟景象,常引發某些人的多愁善感,因而容易導致憂鬱症的耗發。因此,入秋一定要保持愉悅的心情,看待萬物宜以美的觀點出發,就比較不容易累積鬱悶的情緒,可見培養美的欣賞能力,也是養生保健重要的方法之一。

忽熱忽冷的空氣,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尤其是每次氣溫陡降時,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而這些人往往是因為怕冷而睡眠得更久,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反而容易形成血栓等疾病,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明確指出:「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簡單的說就是早睡早起,睡夠了就起床,多多活動筋骨以促進血液流動,還可以讓身體的氣通遍全身,才能避免血栓的形成。

心血管之外,胃也是容易因寒冷而受到傷害的器官,因此更要安排好日常的飲食起居,漢人傳統的四時養生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指的就是,秋冬時節必須注意身體內部器官的保養。

古人也視秋為「金秋」,認為:「金秋之時,燥氣當令」,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口乾舌燥、喉痛乾咳、鼻子過敏、皮膚乾燥…等秋燥症狀,為了調理秋燥,古人自有食療之法:「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也就是可以用芝麻來對付「燥邪」,也可以將米和芝麻一起煮成粥,還可適當加入梨、蘿蔔…等,更具和胃健脾,益肺生津,養陰祛燥之功效

暮秋時節的飲食自然當以「滋陰潤燥」為宜,滋陰指的是滋補內臟,潤燥則是以肺為主。可多食用糯米、粳米、蜂蜜、乳品…等柔潤食物,也可用大棗、山藥…等燉雞肉或牛肉,逐漸調整過敏體質;秋燥最忌的是辛辣食物,包括:辣椒、生薑、蔥、蒜…等,傳統食療的觀念中,秋食太過辛辣之物,最易「傷人體陰精」。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