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透過四時的變化,確定了天地的方向,同時也更進一步地觀察到四時之別;由陰陽兩儀所分出的四象,每一象都代表著一個不同的季節現象。

「少陽」呈現的是冬之象,冬也就是終,乃是一年將盡,新春將至之期,《說文》也談到:「冬,四時盡也。」

清代流行的通書《鰲頭通書大全》引《易經河圖洛書》中的說法進一步解釋〈四時氣候論〉說:「按伏羲氏〈河圖〉畫八卦,定五行,配四時,其數曰:一、三、五、七、九,陽也;二、四、六、八、十,陰也,所以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在北方,播於冬。」

「太陽」則是代表春天之象,古人認為每年一進入這個季節,萬物都會觸地而出,天地之間處處盡是生機,《鰲頭通書大全》討論春天的氣候時說:「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在東方,播於春,天之陽數,故冬、春之日,卦皆陽。」

進入夏天之後,則屬於「少陰」之時,「少陰」代表陽盡陰生,夏季的夏則象徵大,主要是因人們種作的瓜果,都在入夏之後才開始長大,並且漸漸瓜熟落蒂,《鰲頭通書大全》論夏也是從始陰開始說起:「又自夏始陰,推出陰政,其地之陰數成之,此乃寒陰之氣也。」

「太陰」指的是秋之象,氣候一進入這個由涼而寒的時節,天地之間盡見蕭瑟的景象,萬物停止生長,主因陰氣漸濃的緣故,《鰲頭通書大全》論夏秋兩季是這樣說的:「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在南方,播於夏,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在西方,播於秋,地之陰數主之,故夏、秋之月,卦皆陰也。」

古人眼中的四時,不只是氣候變化與萬物生養與休眠之時節,更重要的是,每個不同的季節都有明顯的象徵,諸如:

代表冬候之季的北方,屬水。

代表著春候之季的東方,屬木。

代表夏候之季的南方,屬火。

代表秋候之季的西方,屬金。

分屬於四季之末的中方,屬土。

問題是,為什麼四時與五方會有這樣五種不同的相屬呢?追根究底來看,最古老的觀念還是在漢人根深蒂固天地生化觀念而來。

張果老所著的《果老星宗》中,曾經說明太極生成的五個階段,認為:「太易生水,未有氣,曰太易;太初生火,有氣未有形,曰太初;太始生木,有形未有質,曰太始;太素生金,有質未有體,曰太素;太極生土,形質已具,乃曰太極。」

可見古人在天地生成的概念中,乃是依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而至太極的,也就是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的次序排列的,換看成方位,乃是北、南、東、西、中,兩相屬之物,也是由無氣到有形且有實質。

《三命通會》論五行生成時,也談到說:「水,北方子之位也,子者陽之初,一,陽數也,故水曰一。火,南方午之位也,午者陰之初,二,陰數也,故火曰二。木,居東方,東,陽也,三,奇之數,亦陽也,故木曰三。金,居西方,金,陰也,四者隅之數,亦陰也,故金曰四。土應西南長夏,五者奇之數,亦陽也,故土曰五。」

上述的說法,已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天地五方中,為什麼先北而南,先東後西,最後才是中方的理由;只是,又為什麼在五行的生成秩序,是先水而火,次木而金,最後以土做結束呢?

古人當然也有一套圓熟的理論,《靈樞經》中清楚記載著:「太乙者,水之尊號,先天地之母,後萬物之源,以今驗之,草木子實未就,人蟲胎卵胎胚,皆水也;豈不以為一,及其水之聚而形質化,莫不備陰陽之氣,在中而後成,故物之小而味苦者,火之兆也。物熟則甘,土之味也。甘極而反淡,淡,木也。然人稟父母陰陽生成之化,故先生二腎。左腎屬水,右腎屬火,火曰命門,則火之因水而後見,故火曰次二,蓋草木子質,大小雖異,其中皆有兩者相合者;與人腎同,亦陰陽之兆,是以萬物非陰陽合體,則不能化成也。既陰陽合體,然後而春生而秋成,故次三曰木,次四曰金,蓋水有所屬,火有所藏,木有所發,金有所別,莫不皆因土而後成也,故次五曰土。木居於東,金居於西,火居於南,水居於北,土居於中央,而寄位四維,應令四季,在人四支,故金、木、水、火、土,皆待土而後成…」

不同時代的人們,都提出了論法不同,卻論點極為近似的五行生成之說,各家也都提出五行次序的理論基礎,其中最重要的論點莫過於:水何以成為天地萬物之源?

這些古老的文字,最重要的是要告訴我們,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上存活下來,完全是因為有水的關係;只可惜古文言文令人難懂,甚至會讓許多人覺得太玄了而難以理解,但如果我們用二十一世紀發生的事情來想,看看人類對火星的探測,首要的重點就是有沒有水科學家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只有找到水,火星上才可能會有生命,而這不是跟先民所提出來的理論「先天地之母,後萬物之源」完全一樣嗎?

水為源,火為次,木居三…這個結論,正是古人對於天地萬物的生成,透過長期的觀察所推衍出來的結果,而這一篇大道理,我們可以用簡單的圖示表現出來:

天一演進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