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273

【本文所介紹的白牡丹茶為季節性產品,產於每年春、夏季,由於數量稀少,請朋友們把握時間訂購;此外還有許多長年性產品,一年四季都歡迎朋友們訂購!】

 

舞鶴台地的身世

無論是南下或是北上,沿著縱谷公路爬上舞鶴台地之前,都會看見「天鶴茶」大大的廣告招牌。

我對全台各地,所有請政治人物命名的茶,從來就沒有興趣,「天鶴茶」當然也不例外,產茶的小小台地,卻是一直讓我懸念的地方,這麼多年來,每一次來花蓮,不管目標是海岸或是縱谷,也不管是白天或是夜深,我都會繞進四代茶農的葉家,有時候明明「跌落飯甑下」(客家話,指的是過了用餐時間),老媽媽就一定要去熱菜煮湯,像是怕我在外面餓著了似的!

這個有著濃厚親情,更像是「家」的地方,其實只是我田野工作中的報導人之一。1997年的盛夏,為了調查花東地區的客家人,初訪舞鶴台地的我,卻遇到了許多挫折,台地上除了阿美族的部落,就是一間間的茶莊,根本就沒有什麼樣的客家庄?

 IMG_2277

試圖拜訪幾間茶莊,都沒有得到我預設的可能答案,直到走進富源茶庄遇到了葉發善老先生,透過他的口述,才發現這塊台地上的客家人,走過的是和花東客家移民大不同的遷徙史。

移民到後山的客家人,雖然始於晚清時代,但主要的移民還是來自於日本初期的「民族稀釋政策」,以及日本中、末期的花蓮港開港以及花東鐵路闢建時期,唯獨舞鶴台地的客家人,大多是戰後的六、七〇年代,為了種茶才翻山越嶺來到這裡的。

日本時代的舞鶴台地,是日本人經營的咖啡試驗區,戰後這片國有地委由台灣土地銀行管理,才開始與試著在陽光充足的台地上,種植阿薩姆種紅茶,可惜成效不彰,一直無法推廣出去。

 IMG_2280

到底該種什麼茶呢

1973年,政府為了在全台拓展特色農業,經農發會、農林廳、茶業改良場…等農政單位的研究,認為陽光充足、霧季長的舞鶴台地適合種茶,但在地的茶農經驗不足,相關的農政單位只得到西部的茶區去搬救兵,提供許多的獎勵與優惠條件,鼓勵西部的茶農東進,看到有許多補助,還吸引到不少茶農,但進一步得知一切得從頭開始時,許多人打了退堂鼓,真正願意移往後山的,就只有葉發善這一家人,他們憑著在龍潭四代種茶的經驗,在荒瘠土地上開闢出茶園,種植農政單位提供的烏龍茶、鐵觀音、龍井…等茶苗卻適應不良,種了幾次都不成功。

葉發善不甘放棄,花了時間研究台地的氣候和土質,發現台地上酸性土質以及雲霧籠罩的氣候,和故鄉龍潭相當類似,於是改種己最熟悉的「青心大冇」、「青心烏龍」、「台茶12號」…等品種,並且以輕發酵的方法製作出全台獨一無二的舞鶴茶,但當時台灣人太多喜歡重發酵茶,舞鶴茗茶單打獨鬥了許多年,也陸續招來了一些客家鄉親在此種茶,銷路仍然受到限制,直到1979年9月,官方將這裡的茶定名「天鶴茶」,並且確立為「省茶後起之秀」,舞鶴台地所生產的茶才漸為台灣各地的品茗人接受。

IMG_2298

我一直好奇的是,為什麼在家鄉就有茶園與茶廠的葉發善,會願意冒著極大的風險,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後山,重新開始種茶的人生呢?

面對這個問題,老先生顯得有點靦腆,每一次都只是以笑代答,有一次被我問急了,得到的答案竟是:「你忘了我們是客家人啊!?」

我從來沒忘記,但客家人又代表什麼呢?大多數朋友可能會直接聯想到的就是:「客家人有『硬頸』精神啊!」

   IMG_2301

客家人的茶色血液

我不認為老先生指的只是這個淺薄的概念,心裡反而想著,清初時茶大都產於福建,清代丁紹儀的《東瀛識略.物產》載茶固閩產,然祇建陽、崇安數邑,自咸豐初請由閩洋出運;茶利益溥(音ㄆㄨˇ廣大之意,福、延、建、邵諸郡種植殆遍。」,何以到了清代中末葉,反而成了「比聞台北居民,亦多以茶為業,新闢埔地,所植尤繁,其味不減武夷…。」(引自丁紹儀),甚至還跟樟腦、糖併稱為「老台灣三寶」呢,清代林豪的《東瀛紀事.叢談》就說南路多糖油,北路則茶菁磺煤樟腦尤盛…。」

文獻中的台北,指的也許只是清代台灣茶葉的出口港市大稻程,但產茶的地區卻包括北台灣的桃、竹、苗一帶,主要的茶農也都是客家人!

創造「老台灣三寶」傳奇的客家人,和舞鶴台地上種茶的客家人,又有些什麼異與同呢?我一直沒有答案。

年復一年的倥傯旅次中台地上的「家」無論在什麼時間總是張開雙臂迎迓這個很少回家的子弟也不記得是那一年炎夏初至為了籌辦暑假活動匆匆經過台地,明知道沒時間停留,還是進門想打個招呼就走,卻被老媽媽強留了下來,一定要我帶著她特別為我準備的冷泡茶才能上路,我自然只能從命,而那趟南下的旅程,竟完全沉浸在那淡淡的琥珀色液體中…。

那是品茗人所稱的「茶湯」,論茶人喜歡從茶湯的冷熱開始談起,最重要的則是茶的「色、味、香、韻」,所謂「湯色以清澈明亮為上,濃黑渾濁為下湯味入口先輕、軟、過喉要嫩而順、留舌尖之味要厚而回甘香氣以清香為上品,幽香為中品,濃而甜香為下品湯韻以清雅悠遠為上,粗淡不長為中,香而無韻為下。」

 IMG_2303

姿態如花的哀怨茶名

我從小只喝茶而不品茗,更很少在意品茗人講究的品茶要義,而那用冷水泡出的淡琥珀色茶湯似乎符合「湯色以清澈明亮為上」的要求,至於其他的「味、香、韻」,又該如何評斷呢?

我不想陷入坊間約定俗成的規範中,但這種可以用冷水沖泡的茶,卻給了我許多的疑惑與驚艷

冷泡或是熱泡,所形成的茶湯,都是稍淡或較濃的琥珀色,優雅而平順的茶香不會撲鼻而來,卻是細緻而綿長的,更特殊的是香氣中呈現的多元層次,初聞仿若是檸檬草的花草茶細聞卻有嫩梨的果茶深聞久久彷彿聞到的是午後雷雨清掃過的空氣淡雅卻甘美的清新滋味

更令我驚奇的是,泡在茶湯中的茶葉,灰褐色的葉片隱隱可見微紅的葉脈,連枝的芽葉上,都襯著一條白色的毫毛,初泡時像是一朵朵枯萎的花朵,隨著溫度而伸張開的葉片托著嫩芽,看起來就像是初開卻已殘落的花瓣,浮沉在滋味醇厚茶韻清雅而悠遠的湯色中淺淺的琥珀竟也顯得特別明淨。

原來這姿態如花的茶也有一個和花同樣帶著淡淡哀愁的名字就叫做「白牡丹茶」傳說中這茶的前世就是白牡丹花,故事則源自於西漢時期,擔任太守的毛義為了治母病棄官侍母,仙翁指引牡丹成茶…

「牡丹成茶」當然只是個神話,所謂的白牡丹茶,乃是漢人「五色茶」之一的白茶,是中國福建地方的特產但受限於環境與氣候原產地侷限在福建北部據中國福建的《建甌縣誌》記載:「白毫茶出西鄉、紫溪二里…廣袤約三十里。」

 IMG_2305

明代李時珍編修的《本草綱目》中記有:「白茶性寒涼,功同犀角。」中醫大多認為有祛暑、潤肺明目、清熱…等功效,常被拿當作藥用的白茶主要的特徵是芽葉上會密布一道白色毫毛。白牡丹屬白茶之一類,生態上最大的特徵同樣是邊緣後垂微卷肥嫩的葉子隆起呈波紋狀,背面佈滿銀白色毫毛綠葉和嫩芽合在一起就像是花朵一般加上有銀色白毫的嫩芽,因而才被名為「白牡丹」。

曾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白牡丹,摘採時就只能取最嫩的一心(芽)二葉,無論心或葉上都要有白色茸毛(俗稱「三白」)的茶葉,才能製出最有風味的茶;製茶的過程跟一般烏龍茶、鐵觀音、龍井…等青茶的作法大不相同必須省略揉捻和的殺菁兩個動作,只能風乾使其輕度發酵(約20~30%發酵程度),再將茶葉用文火烘乾或是曬乾,如此才能保留茶葉外觀上的鮮明白毫、形狀更自然呈現出兩葉抱一芽狀就像是一朵朵未開卻先枯萎的小花且脆弱得一摸就碎裂;看著這些只能棒在掌心的茶,我更深刻地裡解到「白牡丹」茶名的由來

        無論是茶還是名字都充滿著令人驚奇的元素為什麼在台灣卻十分罕見呢

 IMG_2306

四代製茶人的共同記憶

文獻記載中的白牡丹最早產於中國福建的建陽一帶,後來擴展到政和、松溪、福鼎等地這些地方都分布在福州市西北地區跟主要移民來台的漢人關係較淺薄但在清代初葉仍有人移入白茶到台灣中部種植,清代中末葉,北台灣也出現過白茶的身影,但大多是農家自種自食,只有少量進入過市場,因此大多數的台灣人對於白茶或是白牡丹茶,都是相當陌生的!

可能只是流傳在耆老口傳故事中的白茶,何以也出現在舞鶴台地上呢這是我必要解開的謎回到富源茶庄,葉發善老先生只是一直跟我聊白牡丹茶的香氣與韻味他說「這種茶的香雖然從不曾撲鼻而來仔細體會卻能感受這種帶著天然氣息久久不肯離去的香氣,才是最令人難忘的,不是嗎?」

原來白牡丹曾經是四代製茶的葉家共同的記憶離開家鄉後雖然依舊以茶為業卻總是覺得少了一些可以連結兩地情感的元素白牡丹的記憶許是讓老先生感到特別溫暖的懸念吧

曾經是台灣老一輩種茶人記憶中的傳奇,卻早就失去舞台的白牡丹茶又是什麼樣的因緣重新在舞鶴台地上出現呢

這個問題葉發善回答得很詳盡:「舞鶴台地的天鶴茶逐漸受到肯定後,花蓮農試所仍舊努力地研究適合東部地區生產的茶,並且大力鼓吹農民試種,一般農民根本沒聽過白茶,加上每年只能採春、冬兩季,且只能手採最嫩的一心兩葉,其他都不能用,茶農認為種這種茶完全不符經濟效益,沒有人願意嚐試,我倒是大手筆,一次就種了六、七分地,但這種茶相當不好照顧,不僅多工,產量也很低,一整年的產量只有200但我一直都不肯放棄沒想到十幾年下來竟然成了台灣種白茶的第一人

 IMG_2320

誰叫我們是客家人

我好奇的是為什麼有人願意走這麼孤獨的一條路老先生不加思索地回了一句話「誰叫我們是客家人呢?」

我終於明瞭,無論是晚清開創茶奇蹟的客家人,或者勇於到東台灣開枝散葉的客家人,不管他們在血緣或地緣上,有沒有任何關連,都改變不了這些人身上所流的血液,那是充滿著勇敢、堅毅精神,以及進取開創力量的血

 IMG_2333  

【產品資訊】

生產單位:富源茶莊

生產者:葉發善葉步銧父子一家人

連絡電話:03-8872625 0933-486637 傳真:03-8871190

有機驗證單位: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取得CAS有機標章,證號MOA1510060

生產產品:除了每年少量生產,適合當年節禮物送人的白牡丹之外,還產有金萱高山烏龍大葉烏龍紅玉紅茶蜜香紅茶煎茶有機大葉烏龍茶有機金萱茶有機茶炭焙烏龍茶柚香烏龍茶高山烏龍茶大葉烏龍茶紅烏龍茶以及綠茶酥…等。

富源茶莊自己生產的茶,就有十來種,除了茶包按盒計價之外,其他為都以斤兩論價,由於每種茶、每一期的產值、條件都不同,價會有一些調整,建議真正愛茶的朋友,親自去品茶,真正滿意了再買,不方便親自去品茶的朋友,也可以打電話訂購,富源茶莊有提供郵購服務

每年新年期間,富源茶莊也會生產適合送禮的各式茶葉禮盒方便朋友們送禮之用(茶葉價格、訂貨方法、付款及運費,請自行打電話詢問!)

訂購方法:富源茶莊的茶葉郵購已經經營了一、二十年了,一年四季都有老朋友會打電話訂購,如果你愛喝茶,又希望真正喝到台灣自產的好茶,找富源茶莊準沒錯

網址:http://www.richtea.com.tw/index.html

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teacom

地址:978花蓮縣瑞穗鄉中正南路2段(舞鶴村)255

台北辦事處:台北縣五股鄉中興路一段8號6樓之11

台北電話:02-89769725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