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民間信仰有「上元」、「中元」及「下元」三節,崇祀的是三官大帝,也就是是天官、地官和水官,這個自然信仰,源自於中國上古時代,天子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覲禮篇》載;「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

 2

原本專屬於皇帝的「祭天」之禮,到了東漢時,才被張陵創立的五斗米教(天師道)借用,他認為人們如果遭遇到疫疾或災禍,必定是得罪天、地、水三界而來,必須將病患或者遇災之人的姓名及罪過之意,寫成三份疏文,「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也就是一份放在高山上,一份埋藏在地下,還有一份沉入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告解,並祈求三官的庇佑以獲安康。

到了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被附與各種說法,《神農典》說三官源自金、水、土三氣,主管天、地、水三界;《歷代神仙通鑑》則認為,元始天尊吸納了太陽三氣、晨浩五氣、清虛七氣,歷經九九之期孕為靈胎,分別在元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以及十月十五日,從口中吐出了堯、舜、禹三帝,也就是三官大帝。

《三教搜神大全》的說法是,龍王有三個女兒,同時嫁給了美男子陳子椿,三位龍女分別在元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產下一子,每個兒子都法力無邊,元始天尊將之收為部將,分封為「上元一品九氣天官賜福紫微大帝」、「中元二品七氣地官赦罪清虛大帝」、「下元三品五氣水官解厄洞陰大帝」,…不管這些說法是真或假,重點是天、地、水三官,終於慢慢地和上、中、下三元結合為一體了。

 3

民間信仰中,更將三官大帝的生日,訂為三元節,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祭祀為人賜福的天官大帝;七月十五日為中元,人人祭拜為人赦罪的地官大帝;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民間祭拜為人消災的水官大帝。

也因此,民間古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說法,為什麼天官、地官及水官,所帶給善男信女的東西,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不理會三官大帝到底有多少神蹟,透過三官大帝的祭期,才能真正看出其中的玄妙。

     天官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都會到民間來,賜福給善男信女,事實上,正月十五日在漢人的社會中,依舊是新年之期,在這一年的啟始,人人都對新的一年充滿希望與期待,更是人們求財求子之期,這個時候出現的神明,要讓人們滿意,就只有賜給人們更多的新希望,也因此,「天官」自然只得「賜福」了。

 4

 

每年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為祭期的二品赦罪地官大帝,也稱清虛大帝,相傳是由元洞的混靈之氣以及極黃之精結成而成,總管凡間五嶽諸地,為什麼每逢七月十五日,祂會來到人間,為人們赦罪呢?

 

農曆的七月,年已經過了一半,無論是什麼人,在上半年這段時間,總難免會碰到一些不順遂的事情,或者做錯了一些事情,但距離過年還有半年,在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消除前業(孽),也才能夠心無罣礙地好好把握下半年,努力以赴以期得到更好的收獲。

 

農曆七月對應在二十四節氣上,適逢立秋前後,自古以來,立秋便是封建社會的「秋決」之期,是犯罪之人得到報應的時候,此外,中元更是盛大地普渡孤魂野鬼的時間…,這些因素加夾在一起,必然會讓人心生警惕,進而自我檢討自己所犯的罪過。

 

只是,無論是誰犯了法,惹來多大的罪,都希望能夠得到赦免,於是,老天爺派出了地官大帝,專為赦罪而來,以安撫人民因年過一半,小過不斷而逐漸不安的心靈。

 

 5

 

民間傳說中的水官大帝,為天界中的三品解厄官,又稱洞陰大帝,是掌理水中一切事務的神明,每逢十月十五日的下元之期,會來到人間,為所有的人民消災解厄。

 

民間傳說相信,厄隨運而來,運則依行而走,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言行好壞,會影響到運氣,好運則吉事生,壞運則災厄來,到了一年之底的十月十五日 ,傳統的農業社會,一切事情都忙完了,回想這一年,會不會有那些事情做得不好,那些事情的處理有損福德呢?而這些因為自己言行不端,而招惹來的災厄,誰會希望延續到第二年去呢?因此,人人都希望在年底之前,找到自我救贖的方法,以消除身上的災厄,以免影響到明年的運氣。

 

於是,民間信仰創造出了下元節,派水官大帝主持一切事務,接受所有人民的真心告解,無非是希望人民有個傾訴的管道,能夠因而更深切地反省自己的言行,進而改掉自己的過錯,如此一來,無論什麼樣的厄運,都會隨著改過向善的心,而解除得乾乾淨淨。

 

民間信仰中的三官大帝,其實正是漢人的自然崇拜中,對於天、地、水三界之崇拜,充分反映出的是人民敬天、惜地、護水的基本生活態度,天也就是時間,天的運行,給了萬物的生滅,最好的遵循軌跡,地為土地,土地承載一切禍福榮辱,也給萬物綿延之機,水為資源,是一切生命的源頭,天地萬物都不能少了它。

 

 6  

 

在信仰的世界裡,三官大帝的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但並不像天公一樣,每座廟都設有天公爐可以拜得到,要拜三官大帝,除了在客家莊中,有專門崇祀的「三元宮」之外,其他的寺廟,就看有沒有設置三官大帝爐了。

       一般的寺廟,在廟埕前都會設一只大香爐,稱之為天公爐,是專門用來祭祀天公的香爐,和三界公並沒有關係,如果在天公爐和正殿神龕之間,大約在天井的位置,另設有一個大香爐,這個爐才是用來敬祀三官大帝的三界公爐。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