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劉還月

 

【本文介紹的是一項幾近失傳的古老手工藝,更是早期農家必備的輾穀設施——「土礱」,以及保有這項技藝的老師傅林裕祥。我承認,這有一點平反意味,因為現在的搜尋引擎,打上「土礱」能搜尋到的十之八九都是那位不被老師傅承認的「交大高材生」,做了一輩子的老師傅林裕祥,反而只有寥寥幾筆,因此特別請朋友們分享本文,以增加林裕祥老師傅的能見度!】

 2

我們不是來偷學技術的

這是一場完全意外的採訪。

為了協助朋友在南庄的一個計劃,意外來到了大南埔,拜訪媒體口中的「交大高材生手工製米古老土礱唯一傳人」,卻好奇過程中明明經過他「83歲的老土礱師林裕祥學習」的林裕祥土礱間,卻完全沒有要去看師傅的意思,要不是車途中我看見了「林裕祥土礱間」的招牌,真還以為老師傅已經退休不再製作了呢!

 3

工作結束後,我帶著工作伙伴一同拜訪「林裕祥土礱間」,剛到門口就被擋了下來,迎面而來的男主人第一句話就是:「我們不歡迎『大學生』再來這裡偷學東西,再亂號稱是我父親的傳人,我的父親真正的傳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我的兒子他的孫子,其他都是欺名盜世的。」

這是何等嚴厲的指控,我們根本沒說要來學做土礱啊?

 4

費了一段時間解釋,才搞清楚原先熱心的老師傅就被「大學生」半騙半哄下,把所有製作土礱的技術全說得明明白白,沒想到那人不久後就自立門戶,還到處宣說是「林裕祥老師傅唯一傳人」,老師傅氣他「吃無三把菜,就想要上西天」,更氣許多媒體完全不辨青紅皂白,就把「大學生」捧成「礱的傳人」,好像全台灣只剩下他會做土礱似的?

     5

充分溝通後,主人了解我們的來意,除了向我們致歉外,還親自帶我們參觀他們把家屋改成的土礱間,這是許多年前,林裕祥老師傅將自己家整理成「南庄土礱間」,裡面不只擺置了大大小小的土礱,還特別佈置了一個可以用來脫殼的大土礱,讓參觀的人都可以自己體檢,古人輾米脫殼工作的辛勞。

 6

繁複的土礱製作過程

至於林裕祥老師傅,每天還在勤奮地製作土礱,從劈竹削蔑、剖木片、竹編、夯土、排礱齒,一個土礱約需二十天左右才能完成,但近年速度明顯慢了下來主要是慢慢地在教他的孩子老師傅說:「就跟做土礱一樣,根基一定要打好,才能長長久久的做下去。」

 7

到底什麼「土礱」呢?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載:「凡稻去殼用礱,去膜用舂、用輾。…凡礱有二種,一用木為之,截本尺許(質多用松),斫合成大磨形,兩扇皆鑿縱斜齒,下合植筍穿貫上合,空中受榖。木礱攻米二千餘石,其身乃盡。凡木礱,穀不甚燥者入礱亦不碎,故入貢軍國,漕儲千萬,皆出此中也。一土礱,析竹匡圍成圈,實潔淨黃土於內,上下兩面各嵌竹齒。上合空受榖,其量倍於木礱。穀稍滋濕者,土礱量米二百石其身乃朽。凡木礱必用健夫,土礱即孱婦弱子可勝其任。庶民饕皆出此中也。」

 8

可見有兩種,因製作材料、製法和輾米不同,因此軍方用的是木民間用的都是土,這種由兩個竹編桶狀籠子及一個圓盤,內充黃土,外編竹籠,以木棒當檔手,裝置固定而成的輾米設施,台灣人因諧音也稱作「土人」。

 9

台灣俗諺說:「全身家貨搭一座礱」,指的是早期的農家,就算花了全部家當,也要有一座土礱,畢竟有了土礱,所種的稻子才能脫殼食用, 因此農業社會時期,土礱師的地位相當崇高,受人敬重。

 10

土礱的各部結構與名稱

台灣所製作的土礱,所需準備的材料包括:黃土、鹽、竹篾、竹塊、木料、籐皮…等;竹子大多選用質地硬且堅實的桂竹與具有韌性的烏葉竹,木頭則用青剛櫟或烏心石,才能製作出不會太快磨損的礱齒。

 11

土礱 分為上下兩墩,外型有點像石磨,下墩為基座,必須厚重使用時才不致搖幌,上墩則用來輾殼,也需要有一定的重量。製作時要先用竹篾編織成桶狀的下兩墩竹籠,下墩竹籠底部以木頭墊高或「土人腳」,還要再編一個「礱衣」,圍成一圈在下墩的上方,以盛接磨好的米和殻,「礱衣」設有一個漏口,下接布袋便可將輾好的米和殼全部裝入袋中。

 13

籠內中央要先架好削成圓形,長至上墩的木條作中軸柱,底部三分之二左右填入較粗的土礫,邊填必須邊夯實,上方約三分之一處使的泥土,則是以篩網篩過的紅土,再摻入鹽巴以增加黏稠密實度,同樣要用木錘搗實至愈緊密愈好,最上方要留十公分左右的空隙,主要是安裝礱齒之用。

 15

礱齒是上下兩墩磨合面,為直接碾壓稻穀的部件,要用最硬的青剛櫟或烏心石…等木材,先將這些木材截切成厚約一公分,長寬約三比二的木片(實際依土礱的尺寸不同而有所調整),將十六~二十片長方形木片平均分配在下方已夯有實土的竹籠中,在木片間填滿加鹽的紅土,再借助木棒及鐵槌慢慢擊打密實,最上方留一點點木片露於夯實的紅土之上,看起來就像牙齒一樣,因而也也被稱為「土人齒」。

 14

上墩的作法也是先用竹篾編好桶型的竹籠,再用方型或稍扁的木條橫架在上方約三分之一處,兩側留有圓洞以供推拉使之轉動,這就是所謂的「土人手」,「土人手」中間也要留一個小洞,以方便插入下墩的中軸柱。

   14

結構處理好了之後,上墩底部同樣要先排好礱齒,再將紅土填入竹籠內,並用木樁將中間中軸柱四週搗成凹槽圓弧形,做為放置稻榖的地方,名為「土人湖」,湖中有一個方型的洞直通到底部,稱為「土人井」,主要是方便稻穀流下去接受輾壓用的。

    16

上下墩製好之後分別陰乾,便可將兩者透過中軸組合起來,便是早期台灣農村重要的輾米設備了,但傳統大型的土礱相當重,上下墩結合在一起容易把米也輾碎,因此老藝師會在「土人手」上方的中軸柱頂部,平行放置一根較短的橫木,左右兩端用繩子和「土人手」綁在一起,最上方分置一個一頭大一頭小的木錐,將木錐往內、外敲,便可將上墩吊得高或低一些,輾出的米糙、精程度自不相同,可能很少人看得上眼的「礱錐」,卻是土礱最關鍵的智慧所在。

 17

老師傅一生的精藝

二十世紀六、七〇年代之前,苗栗有過不少土礱師,其中大南埔就有三人以此為業。後因電力普及,省時又不費力的電動礱穀機出現,迅速地代了土礱,失了業的土礱師只得紛紛改作他業,曾經做過一千多座土礱的林裕祥,則轉行做木材貿易,直到年近七十,又才開始重新回到製作土礱的老技藝來,如今成了全台極少數會製作土礱的老師傅,更是持續不間斷製作土礱的國寶藝師。

林裕祥老師傅現今製作的土礱,大多以收藏、展示居多,不少農莊、鄉村社區、米廠、復古餐廳、博物館…等,都會找林裕祥訂製,他也能因應各種客戶不同的需求,製作出不同尺寸的土礱,供人觀賞、展示,甚至做為教學、體驗之用,因此相當受到歡迎。

 18  

【產品資訊】

本文介紹的是一項幾近失傳的古老手工藝,更是早期農家必備的輾穀設施——「土礱」,以及保有這項技藝的老師傅林裕祥

林裕祥老師傅製作的土礱,規格可隨客人需求而製,如果您家開了農場、餐廳、展示館、或是社區的公共空間,有需要供人觀賞、展示,甚至做為教學、體驗之用,都歡迎朋友請直接電話預約洽購。

 

製作單位林裕祥土礱間

手藝人:林裕祥

生產產品:各種尺寸的土礱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南富村10鄰大南埔161

連絡人林維森

電話037-822729

傳真037-825036

地標: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5%A4%A7%E5%8D%97%E5%9F%94%E5%9C%9F%E5%A3%9F%E9%96%93/1703335413222976?pnref=story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