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121102_092705.jpg 

陰曆九月十九日

◆慶典釋義

九月十九日為民間俗謂的「掛纓絡紀念日」,也是新竹北埔客家庄一年一度舉行收冬戲之期。

台灣北部客家地區的收冬戲,又名平安戲,是每年秋收之後,為了酬謝天地諸神賜予人民豐富的收獲,特別演出的謝神戲,不僅是地方上重要的還願祭儀,更是許多聚落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祭儀。

這類型的平安戲,主要是滿足人們辛苦了一年,並且有了收獲之後,特別設計出來的還願與收獲展示平台。歷經春祈、夏耘到了秋收,人們對於每一分收獲,自然充滿感謝之情,因此秋收的祭典,表面上的理由當然是還願、謝神與祈安,但這種平台式的祭品台,更是傳統社會中,村人之間相互展現過去一年辛苦所得,贏得相互贊美的重要場合,也難怪在傳統的社會中,大多數的聚落都會利用不同的時機,舉辦各種平台式的祭儀。

IMG_20121102_092731.jpg 

◆慶典緣由

儘管二十一世記的台灣社會,由於許多地方都市化的關係,不僅是許多傳統的祭儀快速地消失之中,更有許多客家社會根本面臨瓦解的危機,致使不少地方的秋收平安戲已經見不到了,但在新竹、苗栗…等許多客家庄,依舊保留一年一度的收冬戲。

客家庄的收冬平安戲,望題生義重點似乎在於「請戲謝神」,事實上每個地方都有不大相同的內容,但大多包括:祭祀、謝戲以及分享等三部份。

IMG_20121102_092753.jpg 

◆慶典特色

所謂的祭祀,最簡單的方式當然是各家各戶準備牲醴、果品…等,到廟中去祭祀神明,一方面是酬謝神明過去一年的照顧與庇佑,同時也借著在同一個平台上祭神的機會,展現過去一年,所獲得的豐厚收獲,以贏得左鄰右舍的掌聲;更因為如此衍生出許多競大、競重的比賽,常見的有神豬、神羊、閹雞大賽…等。

謝戲指的是請野台戲演出以酬謝神明過去的照顧,表面上這請來的戲當然是請神明看的,但在早期的社會中,這些野台戲正是廣大的信眾最重要的娛樂。至於分享,則包括聚會以及宴請親朋好友兩大重點,聚會的主角一方面包括所有外出的家人,大多數都會回來團聚,同時還有其他的友朋,也都可以借著這個機會聚集在一起;分享當然是所有的親朋好友,接受主人的宴請,享受美好的食物與溫馨的情誼。

IMG_20121102_092759.jpg 

新竹北埔最主要的庄頭廟為慈天宮,因此每年的秋收平安戲,乃以入秋之後的觀音佛祖祭期,做為年度的收冬戲日,雖然在二十世紀八○年代前後,鄰近有許多鄉里都改成了國定假日,但北埔地方依舊以觀音菩薩祭期為收冬戲日,以免入冬之後要辦兩次盛人的祭典。

IMG_20121102_092809.jpg 

◆慶典活動

為了增加祭典的熱鬧,提昇大家參與的意願,因此北埔慈天宮收冬戲首先上場的就是閹雞比賽;一般而言,閹雞比賽為稱重賽,稱重的方式又可分為以活雞的重量為準或者以熟雞的重量為準兩種方式,如果是稱活雞的比賽,大多在前一天就要先行由主辦單位派專門的人員稱重,並且登記確認之後,完後主人才能殺雞,稱熟雞的比賽,則是主人把雞殺好之後,祭典時獻祭於供桌上,主辦單位再一一將每隻閹雞稱重,同樣以重量的不同來定名次,但因稱熟雞的比賽常會有人在雞腹(甚至是割開肉)塞鉛塊,以增加重量,因此北埔的閹雞比賽,也從早年的熟雞比賽,改成了生雞大賽。

IMG_20121102_093020.jpg 

一年一度的閹雞比賽大約在早上九點展開,中午前就會結束,午後廟前就會有客家大戲演出,一般都是連演到晚上才結束,鄉下地方演戲難免會加入一些「黑撇仔」的橋段,但每每都能吸引數十位,甚至是上百位觀眾搬張椅子到廟前看戲的盛況,而這也很可能是台灣野台戲演出中,觀眾最多且反應最熱烈的地區。

至於晚上的宴客,則因人人衣食豐裕,加上平常就可以利用不同的管道連絡或聚會,因此願意來做客的友朋少了,致使大多數的家庭也都不再舉辦。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