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介紹產品為季節性手製產品,每年冬季至春季之間上市,錯過了就必須再等一年!】

1.jpg

您認識烏魚嗎?

烏魚也稱鯔魚,另有:青頭仔(幼魚)、奇目仔(成魚)、信魚、正烏、九棍、烏頭…等俗名,屬廣鹽性魚類,喜棲息在水深120公尺以上沿岸河口也能生存於淡水之中,幼魚常溯河入淡水河川,魚種非常的多有些為迴遊性魚類也有生活在河口附近的「就港烏」共同的特色就是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甚至連遭汙染的港灣、河川皆能生存。

2.jpg

您認識烏魚嗎?

烏魚也稱鯔魚,另有:青頭仔(幼魚)、奇目仔(成魚)、信魚、正烏、九棍、烏頭…等俗名,屬廣鹽性魚類,喜棲息在水深120公尺以上沿岸河口也能生存於淡水之中,幼魚常溯河入淡水河川,魚種非常的多有些為迴遊性魚類也有生活在河口附近的「就港烏」共同的特色就是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甚至連遭汙染的港灣、河川皆能生存。

4.jpg

一直為重要經濟魚之一的烏魚,早在中國的隋朝便開始捕捉,清代時想要撈捕烏魚的人,必需特別申請核可才能採捕清代范咸重修台灣府志》載:「烏魚,即《本草》之鯔魚;海港所產甚盛。冬至前捕之,曰正頭烏,則肥而味美;至後捕之,曰回頭烏,則瘦而味劣。官徵稅,給烏魚旗,始許採捕。按隋大業六年,吳郡獻海膾四缶井,帝以示群臣曰:昔介象殿庭釣得鯔魚,此幻化耳。今日之膾,乃是真海魚所作,來至數千里,亦是一時奇味。即出數盤以賜近臣,載之《大業拾遺記》,蓋即烏魚也。吾杭素產鯔魚,有江鯔、河鯔二種,其大者不盈尺,與郡中六、七月間所食正同。至秋深,長一、二尺,味始肥美。杭所產,遠不及逮矣。」

5.jpg

烏魚最大的特徵是兩眼從額頭突出,全身都是深綠色斑點,喜歡在近海中蛇行迴游環繞,好動刁鑽,不易捕獲,即使被圍入網中也會奮不顧身不斷跳躍,以求掙脫,更無法圈養在池中「如畜池中,有跳石上斃者」因而被稱為「鮡烏」。清代巡台御史六十七的《台海采風圖考》中清楚說明鮡烏的生態:「鮡魚黑色如鰍,長不盈尺,二目突出於額,身多綠斑。『志』稱多在海邊泥塗中,善跳躍,土人以為美味。置於地上能跳,亦能行數步。」

6.jpg

台灣的在明鄭時代開始捕烏同樣也必須持有「捕烏旗」才能出海捕魚,捕捉的是洄游性的烏魚為主。由於烏魚每年冬天,都會十分守信地洄游到台灣來,彷佛和人有了永世不能毀棄的約定一番,因此漁人以「信魚」稱之,在許多漁村,更都發展出信魚的傳說。

7.jpg

洄游的烏魚大約在冬至前後,由南游至台灣西部沿岸,在南端海域產卵以後北返,這些產完卵以後,洄游北上的烏魚體型瘦弱,稱之為「回頭烏」。 

8.jpg

太平洋戰後初期,台灣經濟陷入困頓,因此烏魚更成了沿岸漁民一年生活的依靠,冬至前後20天的短短漁期,不但決定漁家年關的好壞,也是一年漁村經濟的重要指標。 

9.jpg

太平洋戰後初期,台灣經濟陷入困頓,因此烏魚更成了沿岸漁民一年生活的依靠,冬至前後20天的短短漁期,不但決定漁家年關的好壞,也是一年漁村經濟的重要指標。 

10.jpg

捕烏魚的巾著網,是由兩艘漁船共同作業,至漁場時,兩船靠近,將船尾網具連接,發現魚群以後,先觀察風向,潮流與魚群的狀態,兩船分別以最大的速度,反方向包圍魚群投網,船會合之後,收網取魚。 

11.jpg

養殖烏魚的興起

烏魚對沿近海漁民極重要,漁期短、價值高、漁場固定且從不失信,可以為豐收的漁民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所以也稱作「烏金」。 

12.jpg

早在日本時期,沿岸的漁民便會在烏魚北返後的一月到三月,在岸邊採捕烏魚苗,再放入淡鹹水的魚塭中,與其他魚類混養,主要的目的是因烏魚會攝取池底的有機雜質,既不需要另投飼料,又可以幫助池水穩定,至於漁獲反而不是重要的。 

14.jpg

太平洋戰後,隨著撈捕烏魚技術的進步,加上作業的漁人漸多,每年所獲的烏魚逐漸減少,原本並不屬於重要養殖魚業的烏魚養殖才漸受到重視,但最大的困難,還是無法進行烏魚的人工繁殖業,直到民國五十二年,由漁業局林茂春、侯英物,水試所黃丁郎、台大漁業生物試驗所童逸修及洪金抱等專家學者,組成「烏魚人工繁殖研究隊」進行烏魚人工繁殖之研究,經過四年,建立了人工繁殖技術。 

15.jpg

其後, 廖一久 博士在東港養蝦中心(水試所東港分所前身)繼續研究,民國65年,達成從繁殖魚苗-養成-種魚培養-再繁殖的「完全養殖」。

烏魚最大的產值便是烏魚子,台灣的烏魚子加工製作,更有數百年的歷史,但一直以日曬與鹽醃為主,並沒有太多的改變。

台灣雖然是烏魚重要的產地,但市面上的烏魚子,並非全都是國產品,其中最好的是海捕烏魚子,其次為養殖的烏魚子,最次級的是巴西、美國等地區進口的烏魚子。  

17.jpg

台灣海捕的烏魚子品質好、價錢高,可惜產量不穩定;進口的烏魚子,形狀細窄、色澤深暗,質感及口感較差,且加工技術比較落後,品質難以控制,但售價卻未必比海捕的烏魚子便宜。也因此,讓烏魚的養殖業,有了異軍突起的機會。 

18.jpg

早期養殖的烏魚子,會有含脂量及成熟度都不足的問題,但經業者不斷的努力,情況已大幅改善。養殖最多的地方就在雲林縣的口湖鄉,因品質穩定,不輸給野生烏,更有海捕烏魚沒有的新鮮度,養殖烏製作的烏魚子漸成為台灣烏魚子市場中最受歡迎的品相。

19.jpg

烏魚子的三大堅持

被譽為「養殖及烏魚子加工執牛耳之人」的李永林,所生產的烏魚子會受到大家的歡迎關鍵有三一、堅持自養自製不用進口魚卵以確保魚卵有足夠的油脂二、只用最新鮮的烏魚卵因為只有夠新鮮的烏魚腹肉才不會與卵囊鬆脫因此他們在取魚卵時會特地將魚腹肉留在卵囊尾部,成了新鮮的證明更成了他們家特有的標誌三、堅持足夠的日曬,才能讓魚卵的香氣更加濃郁而富有層次。

20.jpg

李永林的堅持創造了養殖烏魚子的傳奇,但也因此每年生產的烏魚子都相當有限每年都供不應求許多人為了訂到新鮮魚子甚至早在九、十月間就下單了呢

22.jpg

【訂購資訊】

生產者:李永林

地址:雲林縣口湖鄉港東村北興街399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5388787432&ref=br_rs&qsefr=1

訂購電話: 0910595712

生產產品:新鮮烏魚子、烏魚醬。

售價:由於烏魚子、烏魚醬價格波動相當大,請直接洽詢生產者。

運費:由訂購者自付。

訂購辦法:請直接電洽生產者,或在臉書上私訊訂購。(訂購農產品時,別忘了告訴生產者是劉還月老師介紹哦。)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