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經,北埔曾經是許多觀光客們尋找老街,填補鄉愁的「觀光聖地」,更被認為是典型的客家庄,是認識客家文化的樣板!

大多數人進出北埔,主要的交通動線大都是經竹東,爬過一小段坡再下坡不遠就到北埔了。

如果告訴您:新竹的北埔和竹東、芎林、新竹…等地分屬不同的流域,你會不會感到奇怪呢?如果再告訴您:新竹的頭前溪流域以及鳳山溪流域大都已開發完成之際,以北埔為主的北埔、寶山、峨眉…等地,仍舊屬於土牛界內的「番社」,您又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事實上,竹塹地區的拓墾,最早是來自泉州同安人王世傑,在他之後則有來自廣東海豐、陸豐、饒平…等地的墾民,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數代,先後拓墾了竹塹城外的東、南、西、北…各區域,卻獨有東南向的山區未拓,範圍包括鳳山溪以及頭前溪流域的平原地帶以及北境的海岸平原,也就是現今主要客家人所分佈的客家庄。

除了這些漢墾區之外,竹塹地區還設有特別的「隘墾區」,這是因為竹塹地區能夠墾拓的漢界實在不多,清乾隆五十五年(西元1790年),清廷正式設屯以後,官方一方面將漢人在原住民保留區的私墾田園收歸屯有,另一方面為了保護保留區內墾佃安全與防範原住民侵害,乃鼓勵或准許有錢或有力的墾戶,在屯埔外緣的山麓地帶,出資設隘「防番」,招佃開墾,而成為漢人進一步向內山拓墾的契機,「隘墾區」因而產生。

DSCN1468.JPG

竹塹最早的「墾區庄」,出現在在咸菜硼(今關西),到了清嘉慶年間,樹杞林、南河以及猴洞等地先後成立三個墾區庄,但對清廷而言,頭前溪上游的上坪溪和油羅溪流域的原住民傳統勢力範圍,由於距離竹塹城較遠,對於官方的威脅感不大,唯獨和竹塹廳城相鄰的東南方橫崗,也就是現今寶山、北埔、峨眉三鄉境域之內,分佈在其間的三十幾個原住民部落(賽夏族人),才是官方一直想要拓墾的目標。

北起尖山南抵五指山所形成的竹塹廳城東南境橫崗山區(現今寶山、北埔、峨眉三鄉鎮),是屬於中港溪流域的集水區,自古為賽夏族人重要的傳統領域;這些部落分佈的地點雖然距離竹塹城相當近,但在賽夏族人的認知中,他們是屬於中港溪流域的親族,和頭前溪流域的族人是比較沒有關係的。

到了清同治年間,官方和漢人的入侵勢力持續,還能留在這個地域的族人已經不多了,依據文獻資料呈現的分佈概況為:分佈在現今北埔、社寮坑的族人以夏姓為主;分佈在現今峨眉中興庄的族人大多為錢姓、朱姓;分佈在現今南埔、番婆坑的有豆姓;分佈在現今陂頭面一帶的則為姓氏不詳的原住民;另有資料則記錄清中葉時,打撈社的朱姓賽夏族人,分佈在北埔大湖村福興以及水磜村的水磜子、麻布樹排…等;至於人口數,當時只記錄「番丁」,共計二百餘人。 

清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一方面因南庄方面的「撫番」事業告一段落,可以抽調許多兵勇回來當差,同時又發生原住民出草漢人、擄走佃農耕牛…事件,迫使得淡水廳同知李嗣鄴,急著想在原住民的傳統領地內建立隘勇線,但需要一位可以跟官府配合的墾首,且平常對捕盜、抗匪、殲敵…不餘遺力的人擔任墾首,這人去那裡找呢?

幾經尋覓後找到了當時的九芎林總理姜秀鑾,他正具有「常奉憲差遣,協力捕盜,具防番經驗」等優點,且原本是由佃農、墾戶到擔任佃首的姜家,在九芎林開墾時,便不斷遭遇洪水與原住民的嚴重侵襲,為了原住民出沒,必須設隘「防番」,到了清道光十三年(西元1833年),以姜家為首的隘墾地已經跨越頭前溪到南樹林杞的南重埔(今竹東鎮三重埔一帶,於此,李嗣鄴乃「諭責粵人姜秀鑾、閩人周邦正倡首邀股,即將金廣福字號充為墾戶…。」

「金廣福」墾號當時面對的是深不可測的「生番地界」,要如何才能深入「番界」,並且突破他們的防線呢?他們反覆探勘地形之後,決定循著先前賽夏族人出草竹塹廳城及鄰近地區,劫殺漢人、掠奪大批耕牛,帶回山區飼養的牛行路跡,也就是所謂的「牛路」進兵,他們派出好幾百位兵勇與隘丁,聲勢浩大地從「距署北二十里」的三角城,一路進逼到北埔盆地,沿途見社毀社、見人趕人,從三角城到北埔盆地沿線,就成了「金廣福」墾號所掌控的最早地區。

只是,當初打破「原漢隘界」的牛路,就是現在竹東往北埔的台三線嗎?或者是另外一條路呢?

當時負責拓墾的漢人,為何會選擇深入北埔,並且就以這裡做為拓墾東南方橫崗的基地呢?

當初被客家人趕走的賽夏族人,對於這片水源豐厚、山丘起伏的山林,就再也沒有任何關係了嗎?…這一連串的問題,我們何妨透過旅行,親自走訪東南方橫崗,在山林之間的交錯盤結小徑中,也許可以給每個人最需要的答案?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