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N2941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八月十五日

慶典釋義

台灣民間每於陰曆八月十五日,都有祭月娘之俗,俗謂太陰娘娘壽誕,這個習俗源於漢人自然崇拜的舊俗,後來受到民間流傳嫦娥奔月神話的影響,認為嫦娥是美女的象徵,因此婦女們都想以祭祀嫦娥而得到美貌,漸漸地神格化而尊為太陰星君。

慶典緣由

台灣民間信仰中的太陰娘娘,又稱太陰星君,佛教則稱月光菩薩,又一傳說為月宮仙子。

民間崇祀的太陰娘娘另一種說法則來自《封神榜》,明代陸西星所作的《封神榜》,則說到太陰娘娘是古代商朝紂王的元配姜皇后。姜皇后是個貞靜淑德又慈祥仁愛的女子,頗具民望,卻被紂王所迷戀的妲己陷害,以遣刺客謀害紂王之罪,促使姜皇后被紂王施以酷刑逼供。但姜氏始終堅守清白,終被挖去雙目,炮烙致死。

姜子牙封神之時,感於姜皇后的堅貞情操,敕封為太陰之位,以示其心如皎月。後世之人認為姜后就是太陰娘娘的化身。

慶典特色

月亮的神話中,嫦娥奔月是最膾炙人口的一個,嫦娥的美貌,幾千年來一直都是所有婦女們希望獲得的,於是,許多婦女們都會選擇在中秋之夜祭拜月娘,也就是太陰娘娘。

民間向來於這一天舉行祭月的習俗,清代顧鐵卿著作的《清嘉錄》有一段民間祭月的記載,「八月十五日,比戶,瓶花香蠟,望空頂禮,小兒女膜拜月下,嬉戲燈前,謂之齋月宮。」

 P9122395  

慶典活動

民間的習俗中,女孩子們如果在中秋節準備胭脂花粉祭拜月亮,可以獲得嫦娥仙子的庇祐,而得到美麗的容貌。

拜月娘當然要在看得到月亮的時候才開始,在空地上設香案,要準備素果、鮮花、月光餅、蠟燭,再加上胭脂、粉餅…等,再虔誠地上香向月娘祈求心中所想的願望,並且能夠一一實現每位婦女的所求祭完後還要將一半祭品拋上屋頂表示獻給月光仙子另一半留來己用必可得仙子盤的美貌。

其他

傳統的台灣慣俗認為,男人是不可以拜月亮的,民間俗諺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主要是怕男人拜了月亮,會變成女貌(娘娘腔);至於和女性關係最為密切的大灶卻由男人來負責祭祀主因傳說的灶神原為天神因性好漁色而被貶到民間為灶神因此由家中的男人來祭灶是向灶神宣示家中是有男主人的。

表面上「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只是民間的常見的習俗之一,卻是早期社會為了宣示男女主權而成的風俗,祭月以求美貌,表面上是女性為追求美貌而生之俗,卻暗示著女性一輩子都必須為「悅己者容」,灶由男人主祭,很明顯地是為了宣示,每一個家庭雖然都是由女性料理三餐,表面上是全家人「食祿」的供應者,但灶君卻只有男人才能拜,不正是為了表達每一個家庭主要的主宰者,還是以男人為主嗎?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