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N3513

對於車城福安宮,太多數人的印象都是:「最大的土地公廟」吧?

我從來不曾因此而心動過,研究民間信仰多年,我深知土地公是有位階之別的,不是廟蓋得大就代表祂的地位高。

直到我讀到大清帝國派福康安到台灣來鎮壓林爽文事件,竟和這座廟的歷史連結起來,我才開始在乎這座「大廟」在恆春半島上所扮演的角色:林爽文的故事起於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年底十二月鳳山縣的莊大田起兵響應,勢如破竹攻陷鳳山城。清廷為了「平亂」,第二年派海蘭察、福康安調集大軍渡台,乾隆五十三年間,福康安為勦捕莊大田,率大軍一路追剿到柴城(今車城),將莊大田困於瑯嶠,最後順利地將之逮捕歸案。

 DSCN3530

地方流傳的故事中都說柴城的土地公曾經被皇帝敕封過,因此可以頭載官帽,身穿龍袍…,但這可不完全只是民間傳說而已,當時福康安駐紮過的土地公祠,雖只是間小廟,卻助他順利討平逆賊,事後乃奏請乾隆破格褒封,賜「福德正神」冠一頂、神衣一件,福康安更勒石一方為誌。

 DSCN3536

這方碣碑也就是現被嵌在廟三川殿前右牆轉堵上的「嘉勇公福康安頌德碑」碑,石碑高108公分,寬56公分,地方人士都稱為「福公碑」。屠繼善修《恆春縣志》記載了立碑的始末:「福公碑,在車城莊,縣西十五里福德廟內。欽差大學士公中堂將軍嘉勇公福、參贊大臣超勇公海、參贊大臣四川成都將軍鄂,剿捕林爽文、莊大田追兵到此勒石。」這方碑石最重要的就是是告訴世人,有兩個重要的清代大官參贊大臣一等超勇公海(海蘭察)和欽命大學士公中堂將軍嘉勇公福(福康安),曾經為了「剿捕林爽文莊大田追兵到此勒石」。

 DSCN3542

無論當時的海蘭察和福康安官威有多大,只要事過境遷、人事成非,就沒有人會在乎了;但柴城的重要交通樞紐地位,卻只會隨人們和恆春半島的往來密切而更顯得重要,留在廟三川殿前左牆轉堵上的「劉明燈統帥過福安村提名」碑,則為柴城福安宮的重要地位,留下另一段證據。

108公分,寬56公分的「劉明燈統帥過福安村題名碑」,說明劉明燈統帥曾經到過福安村,官拜台灣鎮總兵的劉明燈,南下的目的地是瑯嶠,任務是處理發生在清同治六年的美國商船「羅發號」擱淺事件。

 DSCN3545  

發生在二月的「羅發號」擱淺事件,船破於七星岩附近之後,倖存的船員雖來到獅龜嶺海岸求生,卻被龜仔律的原作民殺害,清廷的態度是不予理會,惹得美國人大為不滿曾派出二艘軍艦抵台,卻也無功而返,到了八月,駐廈門領事李讓禮再度來台並直下瑯嶠,台灣鎮總兵劉明燈才領統兵駐進恆春半島,歷經漫長的對峙與談判,好不容易在九月底,美國領事李讓禮、英國通譯必麒麟、住在瑯嶠的漢人、滿清知府(兵備道)吳大廷、台灣鎮總兵劉明燈以及瑯嶠十八社大頭目卓杞篤,正式締結了「南岬之盟」,官方保證原住民將不會再殺害西洋船舶海難人員。

「南岬之盟」結束之後,劉明燈於北返的途中,勒石於柴城的土地公廟,也就是現今嵌在福安宮三川殿牆上的「劉提督碑」。

arrow
arrow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