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劉還月人文旅行 (5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豬朥束社的斯卡羅族人以及分佈在滿州的巴丹祖後裔往來東海岸的古道有三條一是從山頂部落橫越溪仔口溪的「阿勒喀路,二為從欖仁溪部落經出風山南麓到呷呷連的出風鼻古道,三是從欖仁溪部落經火燒埔到鹿寮溪的鹿寮溪古道。

前二條古道主要的功能是以產業為主,鹿寮溪古道雖然也是滿州鄉民的「漁路」,更是巴丹祖後裔到東海祭祀祖靈之路,另外在清代末葉,斯卡羅族人因清廷推行「減四留六法」,有些族人被迫回歸卑南地區多數族人的遷徙之路,就是這條古道。

1.JPG

2.JPG

鹿寮溪隸屬於滿州鄉長樂村,當地人稱為拜律溪,如今主要出入的人大多是獵人和漁人。這條半島東岸注入太平洋最大的溪,橫斷過恆春半島東岸的中央山脈,因此沿途可見到許多流徑切斷硬砂岩或硬砂岩互層的地層,這些不同的岩層遭受巨大的壓擠應力,有些形成單斜或 皺褶地層,更有不少成了斷裂的岩盤。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JPG

「琅𤩝.卑南道」從豬朥束社往東,過了萬得路後,往來的商旅為了避免進入高士佛社的領地,因此必須繞道魚藍濫(今南仁湖)而過。

2.JPG

這是2018年「琅𤩝.卑南道」田野探勘工作重要的一站,出發前雖然遭到一些阻擾,但還是無法阻擋常民文化田野工作團隊的工作熱情,於3月中旬正式成行,由南仁湖的最後一戶農家主人的女婿陳坤華擔任嚮導,參與這次的工作入員計有劉還月、卓幸君、劉怡邑、Macy Jan J、卓宏燐等,最特別的是,我們也邀請九棚社區的伙伴一同參與此次行程,讓在地的伙伴也有機會認識南仁湖的歷史變遷及原本的水田、農戶分佈情形。

3.JPG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救荒本草堂臨路旁有一片巨大的擋土牆,原本長滿了青苔,我們刷乾淨後漆上油漆,寫下我們「野寨山村,避秦以居」的生活態度與生命想望:

 

向草木學習生活的樸實與華麗!

向時間學習生命的沉靜與壯闊!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台灣瑰寶𥑮

台灣因四境環海自古鹽的取得都以海鹽為主主要的生產方式,則以從明鄭時代的陳永華,在萬年州臨台江內海的海岸開闢了鹽田曬鹽為主,江日昇的《台灣外記》說:

 

就瀨口地方,修築坵埕,潑海水為鹵,暴曬作鹽;上可裕課,下資民食。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從來沒想過這一生會去碰「牡丹社事件」尤其在台灣那麼多殘缺的歷史中,我因個性使然,有興趣的只會是些少人關注或大家所陌生的,像「牡丹社事件」專書好幾百論文以萬計的熱門主題,從來不在我關注的標地中,沒想到因2015年的「恆春半島人文旅行」三書之一的《幾番風雲染牡丹》,書的原型是199號公路上的社群與部落,自然會有石門、溫泉、牡丹…等部落,自然無可逃避這個事件,那總該到這些被日人焚毀的舊社看看吧?

1.jpg

2.jpg

3.jpg

4.jpg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儘管琅𤩝地方是台灣西部的開發歷史中,算是相當晚的地區,但在清初的文獻中,便可見到許多沙馬磯頭的記載,大體不脫它是台灣最南點,以及它是通往後山海路的轉折點蔣毓英的《台灣府志》「沙馬磯頭山…在鳳山治西南,離府治五百三十餘里。其山西盡大海,高峻之極。山頂常戴雲霧,俗傳此山有仙人衣紅衣黑降游於上。今有生成石磴、石棋盤在…凡呂宋往來洋船,皆以此山為指南。西南之山至此極焉。」

雖然大家都了解這個海岬的重要性,但直到建立鵝鑾鼻燈塔前,少有外人來到這裡,主要是因它一直屬於「生番化外之地」,甚至被形容成「魑魅魍魎,山嬌水怪」之地,《台灣府志》「到瑯嬌,沙馬磯頭而山始盡。深山之中,人跡罕至。其間人形獸面,鳥喙鳥嘴,鹿豕猴獐,涵淹卵育。魑魅魍魎,山嬌水怪,亦時出沒焉。相傳有金山,每啟人以涎羨之情。然在層巒疊峷之內山,外係化外野番。野番巢穴,猙獰路險,人跡罕到,亦不知山在何處,與山之高大幾何也。」

也被寫成「沙馬崎」或「沙馬機」的沙馬磯頭,到底指的是什麼地方呢?

有些人透過文獻比對,認為沙馬磯頭乃是恆春半島的西南岬,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載:「南路界盡沙馬磯頭,相傳地脈直接呂宋,凡船走呂宋,必由之,東方大洋有澳,名龜那禿,北風時大船可泊。」龜那禿也就是龜仔甪,指的是現今的南灣,這個灣澳在東方,那在它西方的沙馬磯頭,毫無疑問的就是貓鼻頭岬。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牡丹社事件被屠社的高士佛社,就是現今有「南台灣紅寶石」之稱的高士部落嗎?社是同一社,但所在的位置卻大不相同。

a1180148.JPG

清代文獻中寫成滑思滑或高士滑社的高士佛社,始祖的起源有Sakzgal、巴十墨社(パスモク社)、埔後社的水坑(Chinakaran,チナカラン)以及台東大武…遷來等多種,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纂的《高砂族調查書--蕃社概況》,記載如下:

 

先祖是大武支廳的パカロカロ(Pakarokaro),四百七十餘年前因遭遇饑荒,才遷移到名叫サクシガジ(Saqtsugaji)的地方設部落…。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墨水樹也是日本時代引進的熱帶植物,日本大正七年(1918年),設於恆春的林業試驗所恆春支場,從南美洲中部的哥倫比亞引進它的目的,主要是因它的心材呈紫褐色,木材和花都可提取蘇木精,可製做紅色、紫色、靛藍色…等布料染劑,墨水樹之名乃從Logwood直譯而來;另也有人認為可用來製作藍墨水,墨水樹之名則因此而來。

株高可高達10公尺以上的墨水樹,樹皮有點灰白色,幹皮有縱溝,且生多數分枝,葉腋還帶有銳刺,看起來像是整棵都長滿刺似的,葉為一回偶數羽狀複葉,部分二回羽狀複葉,葉基楔形,倒卵形的小葉對生,葉兩面都青綠光滑,僅中肋較為顯著;最特殊便是總狀花序的花,每逢3~5月的花期,都可將金黃色染滿整棵樹,每每都令人驚喜萬分。

日本人當時引進栽種在社頂母樹園的墨水樹,在還沒有完成所有的試驗之前,日本便因戰敗而撤離台灣,種了三、四十年的樹早已成排,卻沒人關注而任其自主自滅,偶有鄰近居民依中醫所說的具抗菌、消腫、收斂之效,取了一些來治痢疾,腹瀉或者子宮出血、肺出血…等,但因效果並不顯著,會特別去取來使用的人並不多。

就因為墨水樹來到台灣的歷史並不久,且只有在恆春半島、嘉義、台南…等少數地方才見得到,致使一般人對它相當陌生,自然不會有什麼人對它有興趣,直到二十世紀八〇年代,有不肖商人看中蘇木素的抗菌作用,於是大肆宣傳它的「神效」,一時之間墨水樹成了神奇之寶,許多大樹都因此而被盜伐光了。

125.JPG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北埔曾經是許多觀光客們尋找老街,填補鄉愁的「觀光聖地」,更被認為是典型的客家庄,是認識客家文化的樣板!

大多數人進出北埔,主要的交通動線大都是經竹東,爬過一小段坡再下坡不遠就到北埔了。

如果告訴您:新竹的北埔和竹東、芎林、新竹…等地分屬不同的流域,你會不會感到奇怪呢?如果再告訴您:新竹的頭前溪流域以及鳳山溪流域大都已開發完成之際,以北埔為主的北埔、寶山、峨眉…等地,仍舊屬於土牛界內的「番社」,您又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事實上,竹塹地區的拓墾,最早是來自泉州同安人王世傑,在他之後則有來自廣東海豐、陸豐、饒平…等地的墾民,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數代,先後拓墾了竹塹城外的東、南、西、北…各區域,卻獨有東南向的山區未拓,範圍包括鳳山溪以及頭前溪流域的平原地帶以及北境的海岸平原,也就是現今主要客家人所分佈的客家庄。

除了這些漢墾區之外,竹塹地區還設有特別的「隘墾區」,這是因為竹塹地區能夠墾拓的漢界實在不多,清乾隆五十五年(西元1790年),清廷正式設屯以後,官方一方面將漢人在原住民保留區的私墾田園收歸屯有,另一方面為了保護保留區內墾佃安全與防範原住民侵害,乃鼓勵或准許有錢或有力的墾戶,在屯埔外緣的山麓地帶,出資設隘「防番」,招佃開墾,而成為漢人進一步向內山拓墾的契機,「隘墾區」因而產生。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年前便看過牡丹鄉的高士部落自稱為「台灣最南的紅寶石」,那時只當是一種自我宣傳手段。

DJI00785.JPG

這些年有機會深入了解這個部落,發現它真是一個有故事的佛部落,無論是八瑤灣事件或是牡丹社事件,都令人感到驚心動魄,今天就讓我們粗淺來了解一下吧。

DJI00791.JPG

清代文獻中寫成滑思滑或高士滑社的Kuskus社,《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中記載他們歷經過重重的遷徙才來到這裡:「我們的始祖曾經住在Sakzgal,從那裡遷來高士佛附近,更換居所多次,最後定居於高士佛舊社。明治7年(1874年)西鄉從道將軍率兵來討伐時,舊社被日軍燒毀,遷到現址重建高士佛社。舊社一帶的土地,現在已成禁忌之地,遺留著很多部落廢墟和石板廢屋。」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布在台灣中、南、東部平野或山麓,各地平野到低矮丘陵常可見到的蟲屎,是典型的先驅植物,尤其是在崩塌地、森林的邊緣、溪畔和路旁,陽光普照的地方最容易見到它的身影。

蟲屎因質材色白,又被稱為白樹仔、白冇樹,為台灣原生種落葉性喬木,因生長環境的差異,植株可從一、二公尺到十公尺,幼株密生黃褐色星狀毛,成樹則變得平滑。單葉互生,具有長柄的掌狀脈,簇生於枝端,幼葉會裂開3~5片,成熟葉則為卵狀心形或橢圓形,外緣呈粗鋸齒狀。

屎葉最大的特色,就是葉基部的腺體。腺體其實是大多數大戟科植物的特徵,功能是吸引螞蟻來互利共生,螞蟻經常在葉片上出沒,自然阻擋其他昆蟲來侵害,葉子會比較完整;但每種大戟科植物的腺體並不相同,白匏子的兩個腺點有點往內凹,蟲屎的一個腺點往外突出。

207.JPG

蟲屎和大所數原生植物一樣,都擁有耐旱、耐貧瘠、抗風、生命力強…等特點,但這些並不足以讓人們特別注意到它們,最讓人議論紛紛的,莫過於何以名為「蟲屎」?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滿州經山頂路,來到母菇田的入山口舉行palisi,這個入口也是李匡悌進入溪仔口遺址的入口,《墾丁國家公園史前文化遺址現況調查及地理資訊系統檔案建立》載「從滿州山頂路至里德往加洛水產業道路上行,至高分過溪87分之2電線桿左轉前行。從高分過溪808l電線之間小徑進入,再向東南行約2小時路程可達。遺址距溪仔口溪出海口約1.2公里。」

「阿勒喀路」古道口,在地人稱為母菇田或牛窟田,剛開始有清楚的路基,不久就到母菇田溪,這條溪仔口溪的支流水源豐沛,因此有位名叫wulim的豬朥束社人,在這附近開闢水田,還種有好幾叢的長枝竹,竹叢前也曾築有工寮,如今水田成了荒埔,工寮也不見遺址,唯獨那幾叢長枝竹長得特別茂盛,在半空中迎風搖曳著。

159.JPG

過了墾作區,原本的路基消失了,只剩下人行的山徑,潘連發開始尋找右切的「阿勒喀路」,不久來到十甲,這個地名的由來,《落鷹紛飛~探尋鷹之驛滿州鄉生態旅遊手冊》中有載「出風鼻古道由母菇田一直通往出風鼻,在日治時期大面積種植樟樹及相思樹,滿佈整面山坡一直延伸到溪仔田,舊名便稱為『十甲』…。」

過了十甲開始爬坡,走了好一陣子,嚮導終於確定原本的路基已經完全淹沒在荒煙蔓草中,只得繼續沿山頂部落的尋水路前行,最後在一個獨立小山丘下切小溪澗往東行。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9.JPG

雙面刺為芸香科花椒屬藤本灌木植物,因葉子的正反面都有刺,因而得名,又稱兩面針、鳥不宿、鳥踏刺、上山虎、崖根、鱟殼刺…等,排灣族則稱為Zyabansaru,最特殊的是細小枝條上的短鉤刺,變成老莖時外皮會鈣化成角狀,形成脊骨突起,孩子們可能會覺得像是劍龍的背脊,農業時代的人們倒覺得像是耕田農具中的「碌碡(lù dú)」。

碌碡是用原木製造,專為碾壓千稻子割下後,犁田後稻禾的頭不易腐爛,特別設計用來將稻田壓入土中的的農具。這種農具中間有一根原木刻鏤成楊桃狀的木軸,左右有橫板可讓農人站在上面,再用牛拖行,全轉動的主軸向前轉動就可把草根、硬土…等,壓入泥底下的深土中,因此農家有「耙田以後打碌碡」之說,但碌碡遇到旱田使毫無作用,因此元代宋無的〈旱鄉田父言〉詩才會說:「疲牛病喘餓桑間,碌碡閒眠麥地乾。」

原產於台灣、琉球、海南島、新幾內亞和麻六甲等地的雙面刺,喜歡生長在低海拔闊葉林帶下部。不只葉子有刺,小枝、葉軸均具刺,小枝具多數分枝,獨立或斜上昇,葉子互生,羽狀複葉,小葉有3~5枚甚或7枚,有短柄、長橢圓形,質地較厚且有光澤,葉肉上有油點。

雙面刺的單性花,大多開在每年3~5月,花不大,總狀花序從葉腋密生,花梗暗紅色,花瓣淡黃白色。果為球形蓇葖果,大小只有0.5公分左右,成熟時會開裂,種子是黑色的,具光澤,會有麻辣味。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8.JPG

滿州港口村的巴龜甪舊社往南有一條通往龜仔甪的古道。

歷史上曾經記載,美國商船遊歷者號事件發生後,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為了出兵征討龜仔甪社人,曾經繞過恆春半島抵達港口溪,目的是勘查地形,計劃從港口溪翻山進兵龜仔甪社。

郭素秋的調查記錄,留下港口村耆老黃鴻時的口碑認為這條路曾經是恆春知縣的出巡路,同時訪問順興茶園的園主朱順興,留下的記錄是「縣太爺出巡的路線,會從恆春通往社頂,即今日的社頂公園,當時是順著海邊的路到社頂,當時社頂有阿美族的部落,然後從社頂下到港口村…。」

109.JPG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插圖/劉於晴   文/劉還月

55.JPG

我在恆春半島進行《恆春半島東岸舊社遺址與古道探勘旅行》工作期間,在林試所港口工作站的後方山區,發現罕見保存至今,相當珍貴的腦灶,簡單的說就是用來升火蒸煮樟腦切成薄片的燒材灶,早期這類型的灶大多用土或石頭砌成,由於用泥土糊成的土灶熱效能較好,因此腦丁大多會願意花比較多時間去砌土灶,樟腦林較小的地方,也會只用石頭砌成而已。

港口工作站後方的腦灶,是一個僅用石頭砌成的簡單小灶,外圍250cm,長240 cm,灶口直徑90 cm,高40 cm腦灶,這個腦灶就設在小溪旁顯然是方便取水來浸泡樟木片

55~1.JPG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1.JPG

台灣人喜歡採食野菇,雖然經常有誤食野菇而中毒的事件發生,但總有一些人無法抵擋野菇的誘惑,其中誘惑力最大,採食最普遍的首推雞肉絲菇了。

總是被形容成「比雞肉更香甜」的雞肉絲菇,最常出現的地方是排水良好的樹林下或灌木草地、土質較鬆軟的地面,但並不是任何時間都可見到,不了解其生態的人,總會以神祕的角度視之,認定為珍稀又神秘天賜美味。

一般而言,雞肉絲菇最常出現的時機是在每年5~8月間,氣溫高於26℃以上,且在大雷雨之後出現的機率最高,但這些只是基本條件,還必須要有白蟻、雞肉絲菇和炭角菌三者的配合,才有機會長出美味可口的雞肉絲菇。

被許多菌菇類專家認為是「謎樣生態」的雞肉絲菇,生長的首要條件是白蟻,但不是任何白蟻都能培植雞肉絲菇。台灣常見的十二種白蟻中,僅有黑翅土白蟻(姬白蟻,學名為 Odontotermes formosanus)不會上家屋蛀木樑,這種台灣唯一大白蟻亞科的白蟻,主要生活在地下10~100公分的土層中黑翅土白蟻也是台灣唯一能栽培雞肉絲菇的白蟻,栽培的目的是作為重要的糧食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3516.JPG

砍草的伙伴足足忙了半個小時,溪仔口的石板屋貴遺址終於完整地顯露出來,這一間不只還保留有大型的牆板和立柱,更讓我驚訝的是,「排灣文化相」石板屋的左前方,都會隔出一小間的畜養間,我在四林格舊社看過相當完整的,過去我一直認為只用立板做為區格,沒想到竟然在這裡看到有石板蓋在頂上,二塊石板雖有一塊已經稍微侵斜,但這些石板只是平置在立板之上,沒綁也沒扣,卻可以任風兩、野獸、草木侵擾數百年而不倒,實在令人驚奇。

IMG_3709.JPG

「排灣文化相」的石板屋群,幾乎每一間的左前方都有一個單獨隔出的空間,這個獨立的空間許多人都認為是儲藏室或穀倉,但我看見四林格社石板屋的小隔間,底部留有排水的圓洞,我認為這個空間另有用途。

P3040717.JPG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7右.JPG

恆春是台灣唯一保有四座城門與大致完整城牆的地方,加上許多宣傳資料也喜歡用「恆春古城」來稱呼,致使許多人都誤以為這個一個開發久遠的城鎮。事實上,清同治年間之前,𤩝地區都屬於「山徑陡絕,生巢窟」的「化外之地」,禁止人民進入

所謂的「禁地」只是清廷的自我設限,早在荷蘭時代便有外國人借道𤩝到後山尋金覓寶,後又有知本社人、阿美族人、馬卡道族人以及漢人,有些人只是借道而過,卻有不少人在此落戶安身,使得這個半島,成了眾多族群的交換、貿易、通婚、融合或是吞併…之地。

幾百年之後,半島上你還能見到那些族群呢?曾經是半島上重要領導者的族群,如今又何在呢?

p10~11.jpg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26.JPG

每個人都想和不同的人去旅行,但您曾經想過跟著「歷史」一起去旅行嗎?

這是一本記錄恆春半島歷史的書,但從最初的構想開始便不以探討「歷史」為目標,反而是希望以歷史為媒介,打開我們的生活、旅行與夢想…之路。

恆春半島有太多的故事始於珊瑚礁岩我們就以珊瑚礁岩為主角共同來探索這個半島的前世與今生

P44.JPG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jpg

人生總有一些奇妙的緣分。

最早會來到這個半島,是在1994~1995年間,為了追尋馬卡道族的腳步。其後又有其他主題的田野工作,來來去去恆春半島也才逐漸了解,半島上不只有太多的民族交迭與演替,更是大航海時代以來,台灣發生過最多涉外事件的地方,如此豐厚的歷史,卻為什麼又甚少被人們所關注呢?

2004年盛夏,結束專業台灣風土出版的「常民文化」後,致力人文旅行的推動,卻發現根本沒有什麼人真正了解什麼是「人文」?「人文」早已淪為廉價的商業推銷術。

許多人都愛旅行,卻只在乎旅行的「目的地」;注重旅行的玩樂或形式,卻不肯了解風土與民情;對於「非我族類」大多只是看熱鬧,根本缺乏真正的了解與關懷…。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