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七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起
◆節氣釋義
緊接著小暑之後而來的大暑,自古就被認為是一年之中最熱的節氣,古籍中有許多相關的記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指出:「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此外《通緯.孝經援神契》也說:「小暑後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由此可見大暑時節,乃是一年之中「炎熱之極」的時刻。
大暑節氣的熱,主要是入夏以來日照時間長,白天地表大量吸收太陽光中散發的熱量,到了晚上卻無法把白天吸收的熱量散放出來,致使熱量長期的積累,到了大暑期間,所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因此大暑期間,往往是一年之中最為炎熱之期,因此民間通行的《農民曆》是這樣說的:「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大暑。」
◆節氣緣由
一年之中最炎熱的季節,古人在炎熱之中還是觀察到各些微氣候的變化,〈月令七十二候〉記載的小暑三候分別是:「大暑之日,腐草為蠲,後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
進入炎夏之季,古人也觀察到各類生態與氣候的關係,〈月令七十二候〉記載的小暑三候分別是:「小暑之日,溫風至,後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鷹乃學習。」進入炎夏之季,古人也觀察到各類生態與氣候的關係,〈月令七十二候〉記載的小暑三候分別是:「小暑之日,溫風至,後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鷹乃學習。」大暑的第一候「腐草為蠲」,所謂的「蠲」,指的是古代所稱的一種多足蟲,古籍中的記載為:「曰丹良、曰丹鳥、曰夜光、曰宵燭,皆蠲之別名。離明之極則幽陰,至微之物亦化而為明也。」漢代毛亨的《毛詩》解釋這種小蟲:「熠耀宵行」,可見指的是螢火蟲。世界上螢火蟲約有二、三千種,大體可分為水生與陸生兩大類,陸生的螢火蟲會將卵產於枯草上,大暑時相繼卵化而出,致使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台灣的螢火蟲則早在三、四月間,便陸續可見到了。
大暑的第二候「土潤溽暑」,「溽」指濕潤、悶熱之意,由於此時天氣相當炎熱,白天地表的蒸發雖然很多,但因午後常有大雷雨,反而使得土地顯得潮濕,加上氣壓低,很容易就形成悶熱現象,因此古人在解釋「土潤溽暑」時,常謂:「土之氣潤,故蒸鬱而為濕暑,俗稱齷齪熱是也。」
大暑的第三候「大雨時行」;很明顯指出午後的大雷雨,隨著時節而行,午後大雷雨的現象從小暑以後便漸頻繁,到了大暑的第一候、第二候時最為強烈,此時的雷雨甚至是形成潮濕悶熱氣候的主因;進入第三候雖然雷雨依舊常現,但這時節後的大雨,卻可以使暑濕減弱,暑系也因此而開始逐漸消退,因此古人謂「大雨時行以退暑」,民間俗諺也說:「熱在大小暑,好有雷陣雨」更突顯了大暑時節,午後雷陣雨的重要性。
◆節氣特色
大暑之炎熱,自古以來便為人們所嫌惡,人人都希望快點過去這個「流汗不可揮」的季節,接下來就是涼爽的秋了,唐代王穀的詩〈苦熱行〉充份表達出人們企盼的心情:「何當一夕金風起,為我掃卻天下熱」。
由於大暑期間日照最多、氣溫最高,過量的日照,則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由於熱對流明顯而活躍,也是台灣地區出現38、39℃高溫最頻繁的時期。也因為熱效應,大暑時節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暴雨經常導致澇患,加上颱風也經常生成,可說是台灣地區自然災害發生最為頻繁的一段時期。在這酷熱難奈的季節,自古以來,人們便利用登高或游泳的方法避暑,現代人的生活中,處處有冷氣,雖然不必特別到什麼地方避暑,許多人在炎炎暑氣下,卻連都懶呢!
二十四節中的大暑神,正是捧著大火盆而來的火神,看到這幅景像,更能夠體會大暑前後這段時間,天候是如何的炙熱難耐,台灣人對於炎夏,自有避暑之道,在非都會地區常可見到的就是打赤膊以避暑的男子,因此有句俗話「小暑大暑無君子」,指的是這段時節很多人因天熱而打起赤膊來了,這雖然在傳統禮教中被認為是不禮貌又失去君子風範的行為,許多人卻都如此,因此才有「無君子」之說。
炎夏打赤膊雖是台灣人「傳統」的避暑之法,但打赤膊宜特別注意不要吹太多的風,若不小心受到風寒,毛孔急速收縮,反而會讓濕熱都悶在體內,更容易中暑。在現代社會中,打赤膊的機會也少了,穿在身上的衣服不能少,最佳的避暑之道就是選質材較好一些的排汗衣,穿在身上一方面不致將身體悶住,同時也可以感到舒爽許多。
更多的人在身體不斷發汗時,便大口吃冰,身體在瞬間降了溫,似乎感到暑熱全消,事實上身體降溫只是一時的,卻因流汗的身體和冰水之間相差30℃左右,瞬間的降溫使得原本張開運作中的器官瞬間封閉,不僅讓許多原本該排出體外的毒素蓄積在體內,同時冰熱使器官快速開閉,一方面大量消耗器官能量,再者更對身體帶來負擔,因此熱天飲冰水只是在感知上涼爽了一下,對身體卻是百害而無一利。
許多人在炎夏之季喜歡洗冷水澡,結果反而容易中暑,道理跟炎夏飲冰水是一樣的,都是因為身體遇冷閉合,反而將濕熱蓄積在體內才衍生出的毛病,早在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便指出:「傷暑。發熱。無汗。水行皮中故也。脈必浮而滑。先以熱水灌之。令汗出。」說明了盛夏宜飲常溫水,洗澡該用熱水的道理。
大暑時節常因天氣太熱,致使許多人食慾不振,拼命喝飲料的結果只會讓身體過於濕熱,因此飲食宜以清淡、多樣化為主,中醫則會藉此機會「以清為補,宜補氣清暑,宜健脾養胃…」,主張多吃果蔬和蛋白質,並適當食用薑、蔥、蒜、醋,既能殺菌防病,又能健脾開胃。
◆節氣活動
雖然時序已近秋,卻是台灣地區最多的颱風入侵的時節,主要是些時氣候燥熱,容易生成熱帶高壓,加上海水的溫度也相當高…,種種條件皆有利於颱風的生成,海面上的高壓系統會將颱風導引向陸地上的低壓帶,因此位於太平洋邊陲的菲律賓、台灣及日本,每每成為颱風最易登陸的地點,島國之民在這個季節隨時都應做好防颱措施,以降低災情。
中國有句農諺說:「禾到大暑日夜黃」,指的是這時節正是禾黃稻熟之季,農民們必須頂著烈日高溫搶收稻穀,否則便得面臨「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的殘酷現實,台灣到了這時節,大多數的早稻都已收穫完畢,且大多已改用機械收割,就比較少碰到「早稻搶日,晚稻搶時」的搶收壓力。
收割完了早期稻作之後,此時則為晚稻插秧之期,因此從南到北的農田中,都可見到冒著酷暑忙著插秧的農人,這個時節的雨水,也是影響到二期水稻插秧的關鍵,如果此時因不降雨而乾旱缺水,勢必會迫使農夫們休耕,如果因颱風帶來過多的水,也會毀掉剛插下去「秧苗,因此才有台灣俗諺說:「大暑大落大死,無落無死」。
◆節氣風景
大暑在澎湖地區,則是天人菊盛開的季節,從荒山野嶺到海濱村舍,處處都可見到美麗動人的天人菊,更是添增了澎湖的夏日之美。
至於台灣應景的水果,首推鳳梨了,台灣所產的鳳梨種類繁多,且一年四季都有出產,但只有這個時節的鳳梨屬當令水果,味道香甜,滋味鮮美,是品嚐的好時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