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介紹的香椿茶包為長年性產品,一年四季都可訂購,但香椿醬、香椿露和香椿食材為限定產品,並不一定隨時有貨,訂購前請先電話連絡,以免缺貨讓您等待太久!】
漢人成語中的「椿萱並茂」,分別是用香椿和萱草兩種植物,來象徵父親和母親健在之意,可見香椿在漢人的世界中,很早就被認定為含意深遠的民族植物。
原產於中國的香椿,學名為Toona sinensis,分佈在長江南北相當廣闊地區的香椿,也被稱為:香椿芽、香椿、香樁頭、大紅椿樹、春陽樹、大眼桐、椿甜樹…等。
屬楝科香椿屬的香椿,為多年生落葉性喬木,由於生長甚為迅速,樹幹直立,側枝少,古人常取樹幹做為打樁之用,加上全株具特殊味道,因而才得香椿之名;樹體高大可達20~25公尺的香氣植物,有一種近親名為臭椿,兩者外觀非常相似,較容易辨識的是香椿的樹皮粗糙,臭椿比較光滑,且樹葉氣味有香、臭之別,古書中的「椿」是為香椿,「樗」就是指臭椿。
開白色小花,卻有公母之分,雌雄異株的香椿,所結的橢圓形蒴果,成熟時會裂開,翅果則隨風傳播,無論果實還是種子,也也具有香氣,但因果每年只結一次,且數量也不是太多,因此自古人們採用最多的,還是以嫩葉為主。
香椿葉對生或互生,為偶數羽狀複葉,卵狀披針形的葉片,老葉呈紙質,兩面都光滑無斑點,背面常呈粉綠色,先端漸尖,基部是不對稱的,一側圓形,另一側為楔形,側脈每邊18~24條,邊有疏細的小鋸齒或近全緣,初生的小葉為紫紅色到暗紅色,輕揉便有濃郁的香味,一般人都摘嫩葉做為香料或菜蔬。
漢人食用香椿的歷史久遠,相傳早在漢代,香椿也曾是進貢宮庭的貢品,不只深受王宮貴族的喜愛,是己進入農家的菜圃中,成為百姓的「樹上蔬菜」,中國古代著名藥書《神農本草經》引北宋天文學家、藥物學家蘇頌的話說:「椿木實而葉香,可啖。樗木疏而氣臭,膳夫亦能熬去氣,並採無時。」明代王象晉所輯的《二如亭群芳譜》也載:「葉自發芽及嫩時皆香,生熱鹽醃皆可食。」謝肇涮的筆記《五雜俎》又說:「燕、齊人採椿芽以當蔬,既老則菹而蓄之,有香臭二種。土人以湯瀹而鹵,亦可食也。」到了清代,夏曾傳的《隨園食單補證》也提及:「山西平定州方物也。鮮者拌豆腐,到處有之,嗜者尤眾。」
香椿只要常採,除了進入落葉期的冬天外,很容易就長出「葉厚芽嫩,綠葉紅邊」的嫩芽,民間常用來做成各種菜肴,除了最普遍易見的香椿炒蛋之外,受人喜愛的香椿料理還有:香椿竹筍、香椿拌豆腐、煎香椿餅、椿苗拌三絲、椒鹽香椿魚、香椿雞脯、香椿豆腐肉餅、香椿皮蛋豆腐、香椿拌花生、涼拌香椿、醃香椿、香椿醬、香椿醃肉…等,人們喜歡吃它,並不只因它的香氣濃郁,更因它營養豐富,根據食品營養成分的分析,每100克香椿中,含蛋白質9.8克、含鈣143毫克、含維生素C115毫克,都是所有蔬菜中含量最高的;此外還含磷135毫克、胡蘿蔔素1.36毫克,以及鐵、鉀、鈉和維生素B等營養成分,一直都是民間重要的食療聖品。
民間自古就有「食用香椿,不染雜病」的說法,傳說唐代本草學家日華子所撰的《日華子諸家本草》中,曾載有香椿的效能為:「止泄精尿血、暖腰漆、除心腥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氣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風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甚,生研服;蛇犬咬並惡瘡,搗敷…。」有人因而認為香椿有補虛、壯陽、固精、補腎、消炎、行氣、理血、健胃…等功能。
無論根、皮、葉、花和果實,全株都可入藥的香椿,民間常應用來治療外感風寒、風濕痹痛、胃痛、痢疾…等疾病,中草藥更進一步細分它的各部藥性和效能如下:
椿白皮(樹皮及根皮的內層皮)性味:苦、澀,涼。可除熱,燥濕,澀腸,止血,殺蟲,中醫都用在痢疾,泄瀉,小便淋痛,便血,血崩,帶下病,風濕腰腿痛…等症。
椿葉(香椿的葉子)性味:苦,平。消炎,可解毒,殺蟲,廣泛被應用在痔瘡,痢疾…等症狀。
香椿子(果實)性味:辛、苦,溫。可祛風,散寒,止痛,治療泄瀉,痢疾,胃痛…等症有奇效。
現代西醫也不敢輕忽香椿的效能,香椿的揮發性香氣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可用治蛔蟲病;所含豐富的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具有補陽、滋陰、抗衰老以及不孕不育症者,有一定療效,因而有「助孕素」之稱;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有助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並有潤滑肌膚的作用;此外近期西方醫學研究發現香椿的抗氧化以及抗癌效果,比起地瓜葉至少高3~10倍,也因此食療界紛紛投入研發出各項的香椿健康食品。
無論食、療兩方面都被認為聖品的香椿,但量一定要控制好,唐代孟詵所撰《食療本草》載:「椿芽多食動風,熏十經脈、五臟六腑,令人神昏血氣微。若和豬肉、熱面頻食中滿,蓋壅經絡也。」正是說明過量食用之害,中醫也認為香椿為「發物」,吃了太多容易誘使痼疾復發,因此慢性疾病的患者,應該特別注意不可食之過量。
既然香椿是好東西,最宜四季食用又不宜食之過量,那要怎麼吃才安全呢?
約莫十年前,有人向台東達魯瑪克部落的Molaozo(古明德)頭目介紹了香椿,也丟給了他這個問題,引起他對部落中還蠻常見到的芳香植物相當有興趣,他在努力地找答案的同時,才發現這種原本家家戶戶菜園中都可能種上一、二棵的「樹上蔬菜」,早就隨著台灣的快速都會化,非但有許多人根本不曾吃過香椿,大多數的人甚至連見都不曾見過呢!
那麼,要以什麼方式,才能讓大家很容易且方便地吃得到香椿,又不會食之過量呢?
很快地,Molaozo(古明德)頭目決定找族人一起種香椿,然後以他們的能力條件下,自行開發香椿醬、香椿茶以及香椿酒。
剛開始時,許多族人也因為這項新產業而紛紛投入種植,部落還因此而特別向農會申請成立產銷班,一時之間吸引許多族人的投入,只是長久以來,原住民產業面臨缺乏銷售通路的問題,從來都是最大的致命傷,再加上缺乏產銷作業的經驗,讓部落的小農們對它失去信心,紛紛砍掉香椿樹,改種其他作物,使個達魯瑪克部落的香椿產業,快速興起又急遽下墜,讓許多族人虧了不少錢。
就在沒有什麼人看得到前景的情況下,年輕時曾經擔任礦工的頭目卻堅持經營他的香椿園,理由有二:一、由於社會的變遷,傳統中納貢行為逐漸被族人遺忘,但頭目家族還是得照顧貧病的族人,更不能省略婚喪喜慶的公關費用,因此他認為與其讓山林荒廢掉,還不如努力種好香椿,再透過各種管道試圖打開銷路,如此至少可以多一點收入來支付頭目所需負擔的龐大花費;二、他開始種香椿以來,每天以香椿為茶飲,幾年下來他發現身體的能量改變,最明顯的是幾乎不會感冒了,這讓他更確定香椿實在是對人體有益的食物,因此他相信做這行業既使賺不了錢,也做了大功德。
堅持努力了這幾年,頭目更專心照顧他的香椿園,為了確保食用的安全,種植香椿的園中,完全採取自然無毒的生產方式,採收的香椿洗淨後,先用機器磨碎後,再放在前院的石板地上,完全利用太陽曬乾後,便直接裝袋成茶包,他們只製作單方的香椿茶,而不像其他商家製作的複方香椿茶,就是要堅持沒有其他任何添加物,且單方的茶飲便有淡淡的清香,喝起來口中香氣宜人且不膩,每日晨起一杯,彷彿一天都因此而被喚醒似的!
頭目香椿養生農場的產品除了香椿茶包之外,也兼製作香椿醬以及香椿露,甚至連新鮮的香椿葉他們都賣,由於他們對香椿的嚴格把關,每年都拿產品去台東大學農牧漁產品檢驗中心檢驗,每年都通過無重金屬殘留及無農藥殘留認證,五、六年下來,他們的產品已漸被消費者接受,尤其是相關的食品業者也都來採購香椿原料,完全是因為頭目農場所產的香椿,是真正安全無毒的啊!
【產品資訊】
生產單位:頭目養生香椿農場
生產者:Molaozo(古明德)頭目及古昌弘父子
連絡電話:0972278801 0939162733 089383081
生產產品:香椿茶包、香椿醬、香椿露及香椿食材…等。
香椿茶包每盒20包裝,定價200元;天然純手工製作的香椿醬每瓶100元;香椿露需特定時間才有,價格另訂;香椿食材一斤110元。(訂貨總額不足1000元,需另行支付運費80元,超過1000元以上免運費哦!)
無重金屬及農藥殘留檢驗證號:APIC-R-A09903-010 APIC-R-A-10111-002
訂購方法:想訂購香椿茶包的朋友可直接轉帳,郵局帳戶02610091401341,也可以混合訂購香椿醬、香椿露或香椿食材,但請先打電話0972278801,向古昌弘確認是否有貨、訂購數量及運費價格。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9%A0%AD%E7%9B%AE%E9%A4%8A%E7%94%9F%E9%A6%99%E6%A4%BF%E8%BE%B2%E5%A0%B4/1406178593001397?sk=timeline
地址:954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東園二街86巷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