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命官授時圖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台灣人一直使用的曆法,都是結合太陰曆以及太陽曆的「農曆」,因此,每隔二、三年就會跑出一個閏月來,是非常正常的事。

農曆中的閏月,在中國歷代曆官的精密計算下,早就有一套完整而精密的計算程式,因此那一年要閏?又該要閏幾月,都有一定的規則可循,本來也沒什麼好覺得特別稀奇的,但由於許多人對閏月相當陌生,每每被江湖術士做為炒作「不吉祥」、「禍雙來」的話題,且在無智媒體的一再報導下,總是引起許多人的不安,不知該如何以對?

不管是閏九月或閏七月,我們先要解決的問題是,「閏月」是什麼意思?到底多久才有一次閏月?每一次逢閏之年,閏幾月是如何決定的?

漢人慣用的曆法

台灣現行的曆法中,官方的行事雖都以陽曆為準,但在廣大的民間,卻仍有不少人以農曆為行事的標準,而農曆又常被一般人稱為「陰曆」,這是長久以來的一種錯誤說法,因為事實上,傳統的農曆是屬於一種陰陽合曆。

所謂的「陰曆」,也就是「太陰曆」,乃是根據月亮(古人也稱為「太陰」)的運動週期,來紀月、年等時間的曆法。

人類對於這個世界,最原始的認知,就是來自於眼睛看得到的東西!

每天從東邊出來,西邊下去的太陽,這是地球自轉帶給人類的第一個時間單位,也就是地球繞軸自轉一周為一「日」,最早的人類並不懂得地球的自轉,卻還是以一個白天加一個夜晚,做為紀日的準則。

每天都有不同圓缺晦明變化,且周期明顯又固定的月亮,也就成了人類用來紀月的最佳工具,也不知道經過多少時間的反覆歸納,終於確定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圈(也就是月亮的一次圓缺晦明)的時間,做為一個月,古人稱為「朔望月」,並且算出月亮一次的圓缺週期,平均為2912小時4403秒(29.5306天),為了安排這個多出來的半天,因此有了大、小月之分,小月為二十九天,大月為三十天,每十二個月則為一年。

歷朝曆法的變遷

早在商朝時期,出土的甲骨文中,便可看見漢人最早依太陰的周期,所制定的曆法,但由於不斷地改朝換代,代表統治權的曆法也不斷被改變,前後共計有七十多次,改革的方案超過一百多種,在秦朝以前,就改過六次,漢朝改四次,魏朝至隋朝共改了十四次,唐朝到五代也改了十五次,宋朝因國力不振,結果帝王每每以改元做為轉移政治焦點的逃避之法,前後共改了十七次之多,大金國到元朝,也改了十五次,明至清朝共改了三次,其中包括了太平天國所改的曆法,辛亥革命之後,則把漢人傳統的農曆,改採用西方世界通用的陽曆。

至於現今已淪為民間用曆的陰曆,乃是沿自明末清初的《時憲曆》而來,這本曆書是日爾曼人湯若望,刪改明末的《崇禎曆書》103卷而成的《西洋新法曆書》,清世祖建國大清後,於順治二年(西元1645年,農曆乙酉雞年),改名為《時憲曆》,並正式頒布使用。

《時憲曆》和其他早先各朝頒行的曆法,最大的差別在於,之前的曆法計算二十四節氣的方法,是把二十四個節氣,平均分布在一年之中,也就是把太陽年分為廿四份,從冬至開始,每隔15.2184日置一氣,正常情況下,每一個節氣都相隔十五日或十六日,每月頂多各有一個「節氣」和「中氣」,這種把日子平均分配置節氣的方法,稱為「平氣法」。

然而,地球繞行太陽的軌道是橢圓形,距離太陽較近時,速度會變快,距離太陽較遠時,速度會轉慢,如果把二十四節氣平均分配在地球的軌道上,每個節氣剛好相隔15度,但運行的時間卻不同,因此氣節的間隔就不應該是平均分配的,就以兩個節氣的間隔時間來看,最短的只有29天,最長的可以達到32天。

《時憲曆》就是實際計算軌道的長短,來定二十四節氣,自然使得各節氣相隔的日數不相等,這種計算太陽在黃道上周天運動的實際時間,所定出來的二十四節氣配置法,一般都稱為「定氣法」。

此後,《時憲曆》雖然歷經過幾次的修訂,但曆法的準則和精神並沒有改變,清廷結束之後,也就成了民間流傳的農曆,且一直沿用到二十一世紀。

陽曆也就是太陽曆

至於現代社會通行的陽曆,乃是依照太陽公轉的週期為準則,所定出來的曆法,因此也稱為「太陽曆」。乃是以地球自轉一次為一「日」,它是晝夜交替的週期;地球也繞著太陽跑,也就是公轉運動,成了人類計算「年」的單位,公轉一整圈為一「年」,也稱為「太陽回歸年」同時也顯示出四季變化的周期。

然而,依照太陽而生的太陽曆,除了可以計日及計年之外,並無法用來計月,因此人們乃以一個「太陽回歸年」最相近的整日數365天,做為一個曆年的長度,再以大、小月的形式,將365天分配在十二個曆月中,由於太陽曆的曆月的分配,並不具有天文學上的意義,也因此,每一個曆月的長度是不會改變的,也才能夠成為「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的背誦口訣。

太陽曆的曆年雖然定為365日,但如果和實際的太陽回歸年比起來,曆年的長度還不足0.2422日,如果不設法補足,讓曆年的平均長度,盡可能與太陽回歸年相等,差數便會不斷積累,季節則不斷向後推遲,如此經過七百餘年後,積累的差數可以達半年之久,就會變成寒月暑氣,時序混亂的情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曆年中置閏,但太陽曆中的閏年只是多一天,其他維持365天的年分,則稱為平年。

由於曆年和實際年的誤差,一年只有0.2422日,因此置閏的年分並不多,基本的規則並不是每隔四年一閏,而是分成兩種計算法:

一、非世紀年的西元年數,能被4整除的為閏年,其餘都是平年。

二、如果是跨世紀的年分(如1800年、1900年、2000年),西元年數則不能用4來除,而是要用400來除,能被整除的才算是閏年,其餘的年份都屬於平年。

如此一來,平均400年內,共有303個平年,閏年則有97個,平均長度為365.2425日,只比太陽回歸年多出0.0003日(約26秒),如此要經過3300年,才會再相差1日,算是非常精確的曆年了。

源自於古羅馬文明的太陽曆法,並不是一開始就創造出如此精確的曆年,在這之前,還有一套源起於西元前4611的儒略曆,只是誤差較大,使用1500年之後誤差已達14天,因此在西元1582年,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頒佈了新曆,這套被稱為「格里高利曆」或「格里曆」的科學新曆。

格里曆頒布之初,卻因當時歐洲的新、舊教之爭,許多新教的國家都不願意採用,直到18世紀,英國才採納格里曆,伊斯蘭教的國家,仍堅持使用伊斯蘭曆,至於佛教的國家,也有佛教曆以及佛教紀元。

十九世紀以降,格里曆的科學性功能,還是逐漸發揮了它的作用,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次第都採用格里曆,二十世紀初,已經是世界上最普遍被採用的曆法;西元1911年,中華民國創立,漢人社會才正式採用當時政府頒布的「國(陽)曆」。

一個太陽回歸年,平均的時間是365.2422日,但一個太陰年的時間,才僅僅354.3672天,要比回歸年少10.875天,如此下去,原本氣候寒冷的過新年,會愈來愈提早到來,十七年後就會變成在炎熱的夏季。

會產生如此冷暖顛倒的現象,主要的是因為月亮繞行地球十二圈的時間,跟地球繞行太陽一圈的時間是不一致的,但在上古時代,人們只能看著月亮的上弦、下弦過日子,並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記錄太陽運動的週期,如此一來,太陰年跑得比太陽年更快的情形,便不斷發生著,要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兩分兩至圖

如何記錄太陽年?

雖然現代人早已習慣以「太陽回歸年」為一年,但在上古時代,人們只能以月亮的變化來記日,並且不斷找尋各種方法,試圖記錄太陽的變化,做為更準確的紀元方法。

傳說早在堯帝時代,便以設置閏月的方法,以補太陰曆之不足,也就是《堯典》所定的「五年二閏法」。

原來,古人最初把一年定為三百六十六天,如果每個月用三十天計,一年總共才三百六十天,卻還要扣掉一年中有「六個小盡」,也就是六個只有二十九天的小月之意,如此每年會多出十二天,三年共有三十六天,因此三年可以設置一個閏月,但還是多了六天,再過二年後,又多出二十四天,再加上先前留下的六天,共三十天又可以設一個閏月,而這也就是古人叫謂的「五年二閏」。

漢人歷史上,最早出現關於記錄太陽變化的天文儀器,是春秋時代的「圭表」,老祖先們用測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秋分的「兩分」以及夏至和冬至的「兩至」,這四個時間,等於把一個「太陽回歸年」切成四分,也就是所謂的「兩分兩至」。依此再找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四個季節的開始之期,也就是「四立」,這八個時間加在一起,也就成了漢人記錄太陽年的基本架構,等到後來再發展出完整的二十四節氣之後,也就成了漢人長期採用的道統曆法,一般都稱為農曆,又叫做夏曆、中曆、舊曆…等。

傳統農曆的特色,就是以月亮的圓缺晦明變化為本,同時考慮到了太陽相對地球的位置所定出的曆法。

漢人把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和太陽同時出沒,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那個時間,稱之為「朔」,之後開始出現的月亮,叫做新月,新月出現之期,也就是朔日;又把地球位於太陽和月球之間,地球上的人們可以看到照滿陽光,顯得又圓又大的月亮之期,稱之為「望」,也叫做盈月,月亮滿盈之日則稱為望日。

一個朔望週期,也就是一個太陰月,或稱為「朔望月」,一個太陰月,平均的長度是29.5306天,為了平均分配多出來的半天,於是有大、小月之分,只是,要如何分配這大、小月,完全是依照新月出現的時間,逐日、逐月推算而來,也就是「以月相定日序」。

太陰曆的曆日推算,完全遵循「以月相定日序」的最高原則,也就是每個月的初一,都必須是朔日,也就是出現新月的那一天,至於那個月分是大月還是小月,則必須另行推算才能確定,假如某一日的凌晨四點三十分為「朔」,那一天(亦即朔日)就會被定為一個月的初一,然後依序為初二、初三、初四…,直到下一次碰到日月合朔之期,則成為下一個月的初一,兩個朔日之間,如果相隔二十九天,那個月就成了小月,如果相隔了三十天,也就成了大月。

月球的運行,雖然有一定的規律,卻會受到太陽以及地球運動的相互影響,致使彼此之間的距離時遠時近,北半球的現象雖然較偏向冬長夏短,但並沒有完全一致的規律可循,每個月的長度,也就只能跟隨著日月合朔之期而變化,難免會出現連續兩、三個小月,或者連續好幾個大月的情形,也因此,每個月分的長度都不同,既使是年底的臘月,也無法固定是大月還是小月,有時年三十過除夕,有時只能過二十九暝,就是這個道理。

「刻漏法」的出現

解決了太陰曆大、小月的問題,接下來的難題是如何解決太陰曆和太陽的運動周期不一致的問題;漢人最早確立太陽周期的方法,相傳早在黃帝便開始了,黃帝最早教導人們利用有刻痕的漏水器具,做為分別晝和夜的工具,也就是後人所謂的「刻漏制度」。

到了周朝時,刻漏分晝夜的觀念更為成熟與精凖,當時有一位挈壺氏,觀察到在一年之中,有一天白晝最長,另一天則黒夜最長,另外還有二天,白晝和夜晚一樣長,而這四個特殊的日子,平均分配在一年四時之中,這個重大的發現,讓漢人對四季變化的認識,除了氣候與陰陽之別外,更看見了四時晝夜間的差別之處,張果老在《果老星宗》中,留下了這段重要的記錄:「挈壺氏以百刻分晝夜,『冬至』晝漏四十刻,夜六十刻,『夏至』晝漏六十刻,夜四十刻,春、秋二分晝夜各五十刻。」清朝鄭時達所寫的《大易圖象譜》,則認為「夏至」白晝五十九刻,「冬至」白晝四十一刻。

有些上古史的研究者認為,漢人確立太陽變化的時間,可能早在周朝,不過要從春秋時代開始,人們才時夠更成熟的用「圭表」或稱為「土圭」,以測量出的太陽影子長短,做為確定時間的重要依據,自此以後,人們對於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四個特殊日子,也才能掌握得更清楚而準確,而這正是漢人用來計算太陽周期最古老的計時法。

「二分二至日」的確立,的確是讓四季有了更明確的分野,但這四個特殊日子能代表的,也只是每個季節的最盛之期,卻無法更清楚地彰顯每個季節裡,更多的氣候變化,對於人們生活或者工作等方面,能提供的實質幫助並不大,因此到了戰國時代,秦國為了發展農業,於是又定出了四個季節的開始之期,稱之為「四立」,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以及「立冬」。

二十四節氣的出現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呂不韋所編的《呂氏春秋》中,把原本的八個節氣,增加了好幾個跟氣候、農耕相關的節氣,但很明顯的,重點還是在提醒人們耕作而已,並沒有發展出完整的格律,一直要等到漢武帝時代,《淮南子》書中,首度完整地記載了二十四個節氣名,依照不同的節氣名,可分成四大類:

一、表示寒暑變遷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二、象徵氣溫變化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三、反映大自然氣象的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四、顯示農事概況與活動的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二十四節氣的出現,並不只是二十四個名字而己,根本就是古人觀察一年四季的變化,而發展出精確記録氣候特色的太陽曆法,《玉海.律曆》中說:「積六候而成月,故一歲則有七十二候;三候為一氣,積六氣而成時,故一歲則有二十四氣。」張果老在《果老星宗》中也談到:「五日一候者,一月六候,五六三十日也,三候一氣者,十五日也。」此外,《三才圖會》在〈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之圖〉中,更明白清楚地寫着:「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

由此可見,古人所建構的二十四節氣,乃是從「五天一候」而來的,也就是說,古人觀天氣,發現大約每五天之中,氣候是比較相近的,而每三個「候」,也就是十五天,則為「氣」,也就是所謂的「三候為氣」,這裡所謂的「氣」,指的就是節氣,「六氣為時」是說六個節是為一季,「四時為歲」很清楚是指四季加在一起,正好是一歲,而在這一年之中,總共是由二十四個節氣所組成的!

更精準的說,所謂的二十四節氣,乃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時,人們從地球上,看見太陽在天空中移動的路線,也就是俗稱的「黃道」,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古人稱為「黃經」,太陽到達「黃經」零度至15度時,陽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都是晝夜平分,這時正是春季過半之期,也就是春分,等到太陽繞到黃經180度至195度時,則為秋分之期,太陽在90度至105度時,則為夏至,轉到270度到285度之間,也就是冬至之期。

由此可見,二十四節氣乃是依照太陽在黃道上的二十四個不同位置,所定出來的時間,但漢人並沒有因此而發展出完整的太陽曆,只是把二十四節氣,恰當地分發在每一個月中,用以強化了太陰曆的季節性,以顯示出穩定的季節特徵,但太陰曆的周期還是太短,要用什麼方法才能讓二十四節氣,平均分配在每一個月分之中呢?

 古制蓮漏之圖

為什麼要有閏月?

首先為了解決太陰曆長度不足的問題,早在春秋時期,便以設置閏月的方法,用來克服太陰曆的缺陷,調整不同的月分,使其儘量符合季節的變化,並且讓太陰的年平均長度,和太陽回歸年相接近。

該多久置一個閏月呢?一個閏月該多少天?最常見的說法是「十九年七閏」,這是宋朝朱熹所發明的天文學說,明朝余本所撰的《皇極經世釋義》載「朱子云,天體至圓,周圍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繞地左旋…」可見當時己經很清楚,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的時間,只需要365.2422日,並不是366天,而月亮相對於太陽,繞行地球一周的時間,也只要29.5306日,如此一來,實際的年和陰曆年的差距,共有十一天還要多一點,積三年便少了三十三天,接近三十四天之多,因此三年必須有一個閏月,仍不足的三日或四日,累計至下次閏年,平均統計,十九年共要有七年有閏,才能夠安置好所有多出來的日子,也就是說,精準的置閏法,應該是「十九年七閏月」,也就是古曆中所稱的「閏章」

秦朝以前的閏月設置,就直接放在閏年的年末,名叫「十三月」,漢期初期,調整為九月之後置閏月,稱為「後九月」,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認為不只要確立太陰曆的歲首,一定要在冬末春初,四季中的每一個季節,也要有固定的月分,也就是正月到三月為春季,四月到六月為夏季,七月到九月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為冬季,如此才符合時令的變化,因此開始把每一年的閏月,分插到不同的月份之中。

然而,這七個閏月,要如何放進十九年之中,才能達到符合時令變化的功效呢?

古人設置閏月的具體做法,既科學又簡單,先是把二十四節氣分成「節氣」和「中氣」兩組,從立春開始,排在單數的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十二個,稱為「節氣」或簡稱為「節」,列在雙數的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十二個,則為「中氣」或簡稱「氣」。

所謂的「節」,含有「節慶」之意,「氣」則指「氣候」,古人為了避免出現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顛倒錯亂的情形發生,因此特別以十二個中氣,來反應十二月令的氣候特徵;也就是說,「節氣」並沒有限制在那個月分,但「中氣」則必須固定分配在每個月中,從雨水開始,代表一月的中氣,春分為二月中氣,穀雨代表三月,小滿是四月的中氣,夏至為五月的表徵,大暑代表六月,處暑為七月中氣,八月則為秋分之氣,九月為霜降之期,小雪則是十月氣候的特徵,冬至乃是十一月的中氣,大寒則代表十二月的中氣。

漢人置閏的秘密

由於二十四節氣是依照太陽回歸年所定出來的,一個「節氣」加一個「中氣」的平均長度是30.5天,比一個朔望月的29.5306日還要長,因此太陰曆上,每個月「節」和「氣」的日期,要比前一個月遲緩一、兩天,如此逐月推遲下來如果某一個中氣,出現在一個月的最末,下個月就會沒有中氣,也就是只有「節氣」而無「中氣」的月分,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也就是閏月,月分的名稱和前一個月相同,但為避免混淆,會在前面加一個「閏」字。

把沒有「中氣」的那個月作為閏月,下個月就一定會出現「中氣」,我們不妨以七月為例,這月的「氣」是處暑,如果落到這個月的最後一天,還是符合每個月都有「中氣」的規則,但下一個「中氣」秋分,卻不會出現在下一個月,而是跑到下下個月的之一或初二去了,如此一來,這個沒有「中氣」的月分,就不能稱為八月,只能稱為閏七月,也就是多出來的一個月分之意。

沒有「中氣」的月分,被當成是前一個月分和「副月」,也就是所謂的「閏月」,這樣的設計,一方面可以避免破壞「每月必有中氣」的法則,更不致於影響到下一個月和「中氣」的關係。

過完閏七月之後,下一個月才是八月,這時八月的「中氣」秋分才會出現,如此一來,才完全符合「中氣」和月令的關係;就因為有了這種「以中氣定月序」的方法,傳統陰曆的設置閏月,才能夠擺脫古老以「平氣法」推算出來的「十九年七閏」,而換成更準確的「定氣法」所推算出來,真正能夠和太陽回歸年對應,產生誤差極小的「中氣置閏法」。

同樣的道理,如果五月的「中氣」夏至,被推遲到五月的最後一天,那麼下個月只會出現「節氣」小暑,而沒有「中氣」大暑,那麼這個月便不能算是六月,只能成為五月的「副月」,也就是閏五月,過完這個多出來的月分,下一個月才會出現「中氣」大暑。

這個看似複雜,卻最符合天文運行的置閏法,不只能夠完全調整月令和氣候之間不對應的關係,更因為如此,漢人才下必發展出以太陽回歸年為本的太陽曆,卻可以讓所有的自然生態以至於農作漁撈,絕對不會因為違逆了氣候條件而延誤,這正是漢人傳統曆法中,最偉大的秘密。

漢人用置閏的方法,解決了太陰曆和太陽曆不對等的問題,如此一來,置閏月的那一年,全年計有十三個月,約有384天左右,大大超過二十四節氣輪迴一圈的時間,因此就有可能出現同一年之中,年頭和年尾都有一個立春的現象,民間俗稱為「一年兩頭春」,只是其後的一個年,就會成了沒有立春之年,俗稱「盲春年」。

由此看來,太陰曆中出現的「無春」、「雙春」、「盲春」年,完全是為了配合時令的變化,而閏月設置的關係,照說是無關於天災人禍、婚嫁宜否、農時遲早、年成好壞的,但民間自古喜春,自然會認為「雙春、同春年成好」、「雙春雙雨水,傢伙賺雙分」,相反的也就成就了「無春寡婦年」、「無春不宜婚」、「盲春年份災難多」等迷信傳說,至於「閏七月不吉利」、「閏九月抓耆老」、「閏十月禍雙至」,更是毫無科學根據算命者之言。

古老的太陰曆,結合了以太陽回歸年為本的二十四節氣,最原始的目的,是為了記錄不同的氣候特徵,並反映出地球繞行太陽公轉所產生季節變化的意義,以做為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時行事的依據,因此這個既非單純太陰曆,又不是依照太陽定月序的特殊曆法,也就被稱為「農曆」。

 夏日致日圖  

閏月的「迷思」?

由於閏月屬於多出來的月分,民間向來只過第一個月的節俗,閏月是無節也無俗的;有句俗話說「沒米又兼閏月」,意思是指只要碰到閏月,所有的民俗活動都不舉行,對於那些靠民俗活動維生的戲班、樂團、子弟班、賣祭品、賣金香的人們而言,在這個多出來的一個月中,什麼生意都做不了,沒有任何收入,但生活還是得過,真是悽慘、折磨人的閏月啊!

既然是「無節也無俗」,民間對於閏月的節俗都不會去理會,碰到閏三月只掃一次墓,閏五月只過一次端午節,閏八月只過一次中秋節,那麼七月習俗中的開鬼門、七娘媽生、中元普渡以及關鬼門,當然也只會在第一個七月進行,到了閏七月時,就像一般的閏月一樣,是「無節也無俗」的,當然也不必耽心好兄弟會流連不去…之類的問題了。

雖然閏月不會出現江湖術士所言的「不吉祥」或是「禍雙至」,但在台灣人傳統的舊俗中,還是會有些「做閏月」的活動,台灣人認為閏月是「多出來的月分」,使得這一年會變得特別的長,對於辛苦勞動的人而言,要付出的勞力只有更多,且又沒有節俗可以做為日常生活中的調劑,於是有已出嫁的女兒,送豬腳麵線回家,為父母「潤壽元」之俗。

台灣傳統的觀念認為,嫁出去的女兒便是別人家的媳婦,孝順公婆是應該的,如果還會回娘家孝順父母,那是「多出來的」,而閏月也是多出來的月分,於是才會有每逢閏月之年,嫁出去的女兒要在閏月來臨之前,回娘家為父母添壽的習俗,雖然只是普通的豬腳麵線,以祝父母延年益壽、福祿萬千,但這個習俗的由來,完全著眼於「多出來」的東西,當然父母更會「多出來」一分喜悅。

也有些已經出嫁的女兒,特別在意父母親的健康,會較隆重的準備鮮花、素果、壽麵、壽桃…等祭品,到天公廟或南北斗星君廟前,祈求這些掌管人類壽命的神明,賜予父母更多的福氣和壽元,儀式雖簡單,卻也顯示出子女們的孝心。

既使是閏月為父母添壽的習俗,顯示的都是「多出來」之意,更說明了漢人逢閏月「無節也無俗」的基本態度,這點更說明了無論閏那一個月分,都只是調整時序的權宜之計,跟正常的月分沒有任何瓜葛,那麼,所謂的「盲春年」、「抓耆老」「雙鬼月」,只是一些江湖術士為了斂財所創造出來的恐嚇之言,本就不應該再相信這些流言,更沒有理由再懼怕「閏月」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還月的避秦山 的頭像
    劉還月的避秦山

    劉還月的避秦山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