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插圖/劉於晴   文/劉還月

55.JPG

我在恆春半島進行《恆春半島東岸舊社遺址與古道探勘旅行》工作期間,在林試所港口工作站的後方山區,發現罕見保存至今,相當珍貴的腦灶,簡單的說就是用來升火蒸煮樟腦切成薄片的燒材灶,早期這類型的灶大多用土或石頭砌成,由於用泥土糊成的土灶熱效能較好,因此腦丁大多會願意花比較多時間去砌土灶,樟腦林較小的地方,也會只用石頭砌成而已。

港口工作站後方的腦灶,是一個僅用石頭砌成的簡單小灶,外圍250cm,長240 cm,灶口直徑90 cm,高40 cm腦灶,這個腦灶就設在小溪旁顯然是方便取水來浸泡樟木片

55~1.JPG

漢人古代熬腦的方法相當繁複,據胡演升在《煉方》中的記載:「煎樟腦法:用樟木新者切片,以井水浸三日三夜,入鍋煎之,柳木頻攪。待汁減半,柳上有白霜,即濾去滓,傾汁入瓦盆內。 經宿,自然結成塊也。」

台灣的製腦技術大多沿自漳州的小灶法,吳子光的《台灣紀事》載有小灶熬腦法:「村人業樟腦者,起山寮,作土灶,偵樟樹堅光微臭者,削令成片,先浸漬一宿,拾置釜中,上覆以粗碙,其下以水火逼之,類人炊黍者,氣騰騰上蒸令透,一晝夜取碙出視,四周凝結如霜,是為樟腦。」

56.JPG

「釜」指的是古代的鍋子,「碙」是一種黃白色粉末或塊狀的氯化銨的天然礦物,這兩種器物顯示清初的小灶熬腦法,是利用碙將蒸氣中的樟腦結晶礙固下來。到了清代末葉,熬腦技術才逐漸改進,美人李仙得的《台灣番事物產與商務》載「製造樟腦…法極簡妙,不似日本之鈍也。日本皆將樟木入釜煮之;台地則析為細條,每條方圍二寸半,長三寸,叢插於磁罐之內,此器下通湯氣,湯氣上蒸,將逐條樟木之油蒸迫沸湧而出,與松枝之膠燃迫而出者極似。然後愈蒸愈沸,化為樟氣,上竄於冷水櫃,遇冷凝結,乃成樟腦。」

58.JPG

這種較簡單的熬腦法比較適合台灣東一塊、西一塊的產區,先是要砍伐老樹,取得樹根、樹幹、樹枝鋸成塊後,再用名為「鋒子」的把樟木刨成一片片的樹片,這些稱為「樹匕」的樟腦片,要放八木桶製成的「腦炊」(今大多改成白鐵桶)腦炊上有蒸氣管可將炊蒸腦片的蒸氣導入冷卻桶中,樟腦氣冷卻後,流到油水分離桶中,水較重沉於下,可再注回大鐵鍋當作煮沸水使用;樟腦油較輕浮於上,會流入設於分離桶上方的油管,再導入油桶中便成了樟腦油。

58~1.JPG

腦坎的下方則有一個大鐵鍋及腦灶人們將蒸餾過的乾樟腦片放入砌在地上的腦灶中,升火使燃便可將灶上大鐵鍋中的水煮沸,水蒸氣進入腦炊下的孔隙進入炊中穿過一層層用水淨濕過的腦片,將樟腦的揮發油隨水蒸氣蒸發到頂部,通過冷却管後,油水都流入大槽中,便可在表層取得樟腦油。

近代改良使用白鐵桶的熬腦法,則拿掉了大鐵鍋,樟腦片也不再泡水便直接倒入炊中,以乾蒸的方法將樟腦片中的油和水蒸成水蒸氣再經冷却和油水分離後可以取得純度更高的樟腦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還月的避秦山 的頭像
    劉還月的避秦山

    劉還月的避秦山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