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2014年春節前介紹過的產品,非常受到歡迎,早在二個月前就有人在問今年還有沒有高粱粿,幾經跟謝喜阿嬤商量後,今年確定再提供二十分供有興趣的朋友訂購,數量有限,保證稍一遲疑就會賣完!】
金門人稱高粱為「蘆黍」。
儘管高粱和小麥都是為了釀酒,才大規模出現在金門的作物,但半個世紀以來,高粱不僅成為金門最鮮活的意象,更進入金門人的生活中,成為重要的生活元素。
民國三十八年,胡璉將軍將高粱大規模引進到金門,設定的兩個目標就是高粱穀賣給酒廠釀酒,高粱稈則可做為人民的燃料,在當時政局不安、戰事頻仍的環境中,物力維艱、民生困頓,無論是高粱榖或高粱稈,的確發揮了最大的功效,讓金門逐漸走出困頓的環境,如今的高粱,更為這個小島創造出相當高的經濟價值。
文獻中雖有高粱早期傳入金門的記錄,但也只有少數人種植而已,對金門人的影響不大,高粱全面進入金門人的生活文化中,還是大量種植高粱以釀酒之後。
無論是軍管時代,或者到了縣政時代,對於高粱的政策都是「保價收購」,但沒有限制所有的高粱都非賣給官方不可,因此有一些品相較差的高粱榖,農家乾脆就留下來自己吃,因此讓金門有了「蘆黍」飯、「蘆黍」粿…的出現。
早期金門人炊高粱飯,乃是為了經濟上的考量,早期田地都用來種番薯時,人們吃番薯簽、番薯錢飯…再用「安粉」做粿,主要是番薯為自己種的,不必花錢去買,等到番薯田全都改成高粱田以後,自己所種的「蘆黍」雖然和米等價,但許多農民還是覺得用自己種的高粱比較划算,加上一些品相不好的高粱米,就成了家庭中三餐的主食之一。
雖說是「蘆黍」飯,也不可能全用高粱米煮成,主要因如果用純高粱米煮成飯,會因太澀而無法下嚥,因此都只是在是煮飯時,在白米中滲加了一些高粱米,至於要加多少,完全視家庭的經濟條件而定,但最高也很少加到50%以上的,否則煮出來的飯,就沒有人想吃了。
利用高粱來加工製成粿,也是金門常見的農村美食,金門的高粱粿,形式上大體跟年糕類似,主要分甜味與原味兩種,兩者做法幾乎完全一樣,先要分開淨泡糯米和高粱米約十二小時,然後按糯米七成高粱米三成的比例(也有人以6:4的比例),混在一起後磨成米漿,裝在粿袋裡上壓石頭,直到水份只剩下一成為止,其間還要幫這袋「粿粹」翻身,以免有些地方太乾,有些地方太濕,完後要將這些「粿粹」倒入「敢湖(兩個字上方都要加上竹字頭)」上,反覆用力搓揉,使粿粹更細、結構更為密實,如此才能的讓炊好的粿更Q軟彈牙、綿密可口。
甜味與原味不同口味的高粱粿,在「粿粹」揉完工前最後加料時決定的,若要做成甜味的,最後搓揉時要加入砂糖或紅糖,若要製作原味的,就不能加糖,而是加入一點點的鹼粉(早期還加硼砂,後因硼砂有毒被公告禁用,因此有些人會用三偏磷酸鈉水取代硼砂),鹼粉主要的成份是碳酸鈉(Na 2C O3),客家人喜愛的鹼粽,也是加這些東西製作而成的。
「蘆黍」粿或鹼粽要加入鹼粉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讓米粒(殿粉)膨脹,蒸煮更容易鬆軟,等到蒸熟放涼之後,又可以凝結成緊實而有彈性的食物,金門原味的高粱粿不放糖,放了少許的鹼粉,不只讓高粱的香氣更明顯而有層次的表現出來,吃起來更是口感Q彈,相當有特色。
隨著時局的演變,金門早已從戰火中的前線,化身為烙有戰爭記憶、包容新舊文化的觀光島嶼,人民的經濟早已大幅改善,因為省錢而發展出來的高粱飯,早已遠離人民的飯桌了,同樣為了少花錢買糯米,改用高粱加鹼粉炊製的「蘆黍」粿,現今也只剩下少數商家在做,平常在風景區賣給觀光客,年節時才需要多炊一些,賣給懷舊滋味的金門鄉親。
金門人的「蘆黍」粿,是我吃過的年糕中最爽口不膩的,因為前二年在金門從事高粱的田野調查,有機會吃到這種不僅高粱的香氣明顯而有層次,吃起來更是口感Q彈,柔嫩爽口的特色粿品,去年再三央求下,烈嶼鄉(小金門)唯一的作粿人謝喜阿嬤,首次同意在年前仍有空時,炊製一百五十盒,提供給《劉還月的小農&手製部落》的朋友們訂購,今年數量稍多些,共有二百盒,每十盒為一個訂購單位,因此只有二十位朋友有機會訂到,請立即下訂。
【產品資訊】
由於謝喜阿嬤年紀已大,每天還要忙著作粿,加上子女為了保護他的安全,沒讓他使用銀行帳戶,加上老人家雖然可以把粿炊得最為可口,卻不善書寫,因此這次郵購的條件較為特殊:
一、「蘆黍」粿每盒約一公斤,以十盒為單位(可邀親友合購,吃不完放入冷凍可保存一年,要吃時直接取出蒸、炸皆可,蒸煮更容易鬆軟,等到蒸熱放涼之後,又可以凝結成緊實而有彈性的食物),售價1300元(含冷凍運費,今年運費調漲),只有二十個機會,售完即止。
二、要購買的朋友,必須以以郵局現金袋的方式購買,裡面除了放入現金1300元之外,還請將您的姓名、地址及電話寫在一張A4大小的紙上,一併放入寄去給謝喜阿嬤,但為了控到數量及避免老人家受到其他干擾,謝喜阿嬤的地址及電話,請用私訊問我。
謝謝您支持台灣弱勢的生產者,您的實際行動,乃是支持台灣最大的力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