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歲時釋義
民俗裡的清明,自古便是掃墳祭祖的日子,高拱乾修《台灣府志》載:「清明日,人家展謁墳墓;輿步壺槳,絡繹郊原。祭畢,藉草啣杯,遞為酬勸;薄暮乃歸。」
◆歲時緣由
由於這個已是日暖花開,景色清新,大地呈現盎然生機的時節,大多和陰曆三月初的寒食節接近,古人過去常以寒食節為掃墓之期,後來的人為了方便,於是把清明踏青和掃墓兩個活動結合在一起,慢慢地,人們也就習慣藉著春光明媚的清明時節,到祖先的墳墓去祭掃先人了。
為什麼要選擇在清明時節掃墓呢?顯然這跟介之推的神話有關。
相傳中國春秋時期的晉文公,命介之推到朝為官,介之推不應,躲到山中去了,晉文公為逼他出來,命人放火燒山,沒想到介之推執意不肯下山,最後和母親一起被燒死在山中,晉文公得知消息,非常後悔,卻也無法再挽回介之推的性命,為了紀念這位大儒,命全國在介之推死亡的三月,整個月焚火冷食,並且上山祭祀他,後來寒食改為三天,最後定冬至後第一百零五天為寒食,並且演變成家家戶戶上山祭祀祖先墳墓的習俗,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天,大約都在二十四節氣的清明前後,清明掃墓漸成為民間重要的習俗。
◆歲時特色
一九七五年,清明被訂為民族掃墓節,很明顯是政治操作的手段,表面上是人人祭祖掃墓,實際上卻是在紀念蔣介石。
民族掃墓節的制度,在台灣社會引起了廣大的作用!原本各藉人士自有不同的掃墓之期,都因政治的操作而集中到了清明節,使得清明時節,各地的納骨塔、公墓處處都擠滿了掃墓的人,甚至形成日益嚴重的交通、消防、治安問題,迫使得政府只得大力宣導可以提前掃墓,可見民間的掃墓,原本是各家名戶對先人的追悼以及遠房親友相聚的機會,卻卻因政治的操弄,使得這個富含深意的活動,處處皆可見到政治操弄的痕跡。
◆歲時活動
掃墓就是清潔、整理、修繕祖上歷代墳墓,同時準備豐盛祭品,全家一同前往墓地祭祀先人,由於每位祖先的遺骨只有一付,無法拆開也不能分香,無論離散多遠的人,在這個時候都得前來祭祖,許多遠房的親戚因此有機會碰面,自古都是凝聚家族向心力最主要的盛會,現代人則借此拉近日益疏離的情感。
早期新喪者三年之內,都是「培墓」,有穩固墓基的意義:「培」指的是澆水、灌溉、巡查墳地建物之意,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所寫的《淮南子‧齊俗》載:「鑿培而進之」。新墳完墳後三年內的「培墓」,子孫須要酒餚、三牲五果祭拜,第一年開墓頭要在清明前擇一日,第二年在清明當天,第三年在清明後擇一天。第四年以後每在清明前後率子孫帶牡禮、墓紙去掃墓。
古制人死後家人必須守孝三年,稱「三年喪畢」,過了這個時期,祖先已轉世投胎去了,培墓改成掃墓,意指紀念先人、不忘祖德之意,今人把「培墓」和「掃墓」搞在一起,才會有「新喪三年不掃墓」之說。
掃墓的第一個工作,要以鋤頭或鐮刀拔除墳上叢生的雜草,並檢查墳塚是否崩塌,如有崩塌則需要以新土填補,整理好墓區之後,就可以舉行「掛紙」或「壓墓紙」的儀式,此儀式象徵著蓋厝瓦,以表示這座墳塚是有後代子孫祭祀的。
掛紙的習俗,墓紙的使用也因祖籍的不同而有異,一般說來,客家人和漳州籍福佬人用黃色的墓紙,泉州籍福佬人則用紅、黃、綠、粉紅、白的五色紙,壓墓紙的墓塚以奇數為主,后土神壓墓紙後,在墳塚上掛紙的地方,以石塊或磚塊壓住墓紙即可,有些人家還會特別擺出一個「士」字,祈求祖先保佑後代子孫功名高中,光耀門楣。
至於客家人的掛紙之俗更是慎重而講究,不過他們並不是選在清明掛紙,傳統客家人的舊習中,過了元宵節便是掃墓之期,一直持續到清明為止,所以每年元宵節的隔天,才是客家人傳統掛紙(掃墓)的日子,這項相沿至今的民俗,相傳因舊時代的人們,都認為元宵之後才是年假的結束,需要外出謀生的人也都在此時離家,這時候掛紙,含有向先祖告別,並祈平安,事業順利的多重含意,此外提早到元宵之後掃墓,出外人也才不必惦掛著掃墓祭祖之事而不能安心工作。
客家人的掛紙有其特殊的規定,先要在墳頭上鋤一塊草皮,再將上面滴有雞血的黃紙用草皮裝在墳上,另外還得在墓地四周放置十二張銀紙,便完成掛紙的儀式了;不過到了二十世紀八○年代以後,這些古俗也逐漸流失,如今大多用黃古紙壓在墓身上,象徵掛紙。
祭品方面,只能用雞不可用鵝或鴨,民間信仰認為,只有雞會啼,子孫才能揚眉吐氣,用鵝或鴨就沒有出頭的機會了。
掃墓祭拜的順序,要先祭后土再拜祖先,所準備的祭品所不同,祭后土時的祭品可用三牲(若是新墳,則要用五牲)、蠟燭一對、赤殼粿、紅龜粿、清茶或酒三杯等;拜祖墳時則要準備鮮花兩束、一對蠟燭、三牲或五牲,也有人用十二道菜碗。
掃墓使用的金紙,要先燒福金(土地公金)、刈金、壽金給后土神後,才燒刈金、大銀、往生錢等給祖先,金銀紙燒完,再於紙灰上灑上一圈酒,以示「奠酒」,在此要特別提醒各位朋友,掃墓時燒化金銀紙一定要特別小心,否則很容易就會引起火燒山事件,近來在各地的公墓入口,相關單位都會用大水桶準備許多水,要民眾分盛一點上山,在燒化金銀紙後可以滅火,方便又安全,如果相關單位沒有這項服務,民眾們自己可以從家裡帶一些水上山,同樣可以確保安全。
客家人祭掃完畢,還要放一串長長而鞭炮,祖墳整理、修繕完畢,祭祀也告一段落之意,鄰近的孩子聽到鞭炮響起,就可以來「分墓粿」了。
農業社會時代,掃墓祭祀完後,也會將「草仔粄」(用鼠麴草製成的粿)、發粄以及紅粄等用來祭祀的粄類,分給墓地附近的孩子,俗謂「分墓粿」,也有人家準備零錢(硬幣)來分送,名為「分墓錢」,目的就是一樣的,就是希望他們在玩耍或放牛時,不要破壞及祖先的墳墓。
不過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二十世紀八○年代以降,到山頭上「分墓粿」或「分墓錢」的孩子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幫忙割草、清墓地的工人以及販售鮮花、金銀紙的小販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