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4179

對於觀光客而言,天冷可能只是因為吊橋,而讓某些人願意佇足小憩,幾百年前,這卻是許多民族命運的關鍵抉擇點。

在墾拓的年歲裡,大多數人的命運,只有選擇與被選擇兩大選項,弱勢者只能被選擇,卻也要在劇烈的世局變化中,尋找最後的活路。

不必埋怨勢力強大的民族,總是覆天漫地的壓迫著弱小的族群,甚至連一點點生機都不肯留下,當這個世界的所有規範,都必須透過武力來建構時,誰能阻擋強者的野心?

留在原地,必然沒有活路,入了山,就越過了隘勇線,那不只是一條回不來的流亡路,更可能落得身首畢處的下場,但只要有能力避得開敵人的刀口,卻也可能是最後生機的所在,在這個生死存亡的關口,你寧願留下,或者勇敢尋找最後的生機呢?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R0031554  

好大的一盤煎餃

曾經是戰地的金門烈嶼,雖然已經撤軍好多年了,但還是可以找到許多因駐軍而衍生出的餐飲,后頭的妙香小吃店便是典型的例子;這是一家位於巷弄間,毫不起眼的小店,走入店裡,發現客人大多是軍人,招牌上寫的主要小吃則是:鍋貼、酸辣湯、滷味…等,這些可不是金門特色小吃啊?

沒錯,這些都是因為島上長期駐軍,而落地生根的中國北方飲食,后頭的妙香小吃店,就是走過戰火交鋒的歲月,以及島上眾多駐軍而存在的小吃店,一盤鍋底打了一顆蛋,煎成一大塊的煎餃(菜單上說是鍋貼),滿足了不知道多少阿兵哥的胃,到了今天,駐軍減少了,但小吃店的煎鍋中,還是不時爆出烈嶼戰地又濃又香的香味。

不管它是煎餃還是鍋貼,一盤就有一個煎鍋大的香煎水餃,再加上香濃的酸辣湯和滷味,還真充滿著中國北方飲食的風味。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240700

【本文所介紹產品為季節性產品加上老農生產能力有限賣完就以有等到明年才有了,因此若十五天後才看到本文的朋友,若想訂購請務必先打電話確認好芋頭賣完了嗎

 

芋頭的歷史

台灣有一些政客們喜歡用芋頭和蕃薯來借譽中國和台灣兩個地方,顯然他們認為芋頭是歷史悠久的中國農產品事實上,芋頭的原產地是印度、南洋及大洋洲…等熱帶地區,更是在大洋洲諸島是傳統主要糧食傳到中國可能是明代以後的事台灣種芋的歷史要更早於中國,一般認為台灣芋頭的栽培品種,最早是由原住民帶來,來台的漢人對於芋頭的認識與利用相當早且廣,周鍾瑄修的《諸羅縣志》說:「芋:葉似荷而不圓,莖亦可作臛葅,一名土芝或蹲鴟。大曰魁,小曰子。…《廣志》云:『芋有水、旱二種,旱芋山地可種,水芋水田蒔之,根葉皆相似,而水芋殊勝。』…」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3386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122

中部的客家人,從登陸台灣開始,等在他們面前的,彷彿就只有無盡的遷徙路?

清代初葉,來台的客家人最早是在清水登陸的,並且在清水建了調元宮,供奉三山國王,到了清雍正年間,以張姓為首的客家人,入遷到豐原的朴子口,把三山國王的香火也帶了進來,另建萬順宮奉祀,但在清水仍留下大廟及鎮殿神,接手的福佬人並不識三山國王,於是改成了劉、關、張三結義的三仙國王。

 IMG_1133

日昭和10年(公元1935年),中部墩仔腳大地震發生之前,朴子口的三山國王,每年都會在王爺公誕辰(陰曆225日、625925)之前,到清水調元宮進香参拜,充份說明了兩廟的關係。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N3457

★這是一個收費性的活動,為方便統計人數,若您不想參加,請不要隨便按參加,謝謝您我們對於只是為了好玩而按參加的人,會毫不遲疑地封鎖該用戶,以避免困擾

★報名表在本文的最後一段,參加過活動的老朋友,想參加只需按參加便可,沒有參加過活動的新朋友,務請將報名表填妥並且回傳給我,才算完成報名手續,謝謝每一位支持的朋友們!

 

★如果你喜歡這個旅行,卻無法參加,也歡迎您轉貼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您!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0011794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陰曆九月初九

歲時釋義

陰曆的九月初九,俗稱「重九」,傳統社會對於這一天特別避諱,主要是來自封建社會中為了階級意識而建構的陰陽以及大、小數字,九為極大極陽之數,自古專為上蒼與帝王所用之數,這一天卻碰到雙九重疊,也就成了蟻民百姓避之唯恐不及的「重陽」,因而衍生出許多相關的活動。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007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台灣人的歲時節俗中,最重視香包之期就屬端午了,台灣的相關探討中,都認為香包是「把具有殺菌作用的雄黃,艾草,菖蒲研成粉末」,但這些東西根本不香,因此真正製作香包的材料為茱萸,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載:「九月九日…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正因重陽節有茱萸或配帶茱萸囊以避災厄之俗,才有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由於茱萸具濃重的香辛味,古來和花椒、薑並列為「三香」,自古被用做食物的香料,《周禮·內則》中記載:「三牲用樧。」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解釋:「樧,煎茱萸。」。主要是將食茱萸果實煎熬成膏狀,作牛羊豬肉菜的配料,目的是除去腥膻味,後來則用整粒食茱萸果實作羹臛(菜羹和肉羹)的調味料,也有人用作酒的味料。到了明代中葉,食茱萸成了四川食物中廣泛使用的調味品,《本草綱目》記載的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搗濾取汁,入石灰攪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

茱萸更有藥用,別名中的藙、樧、山萸肉…等,都是中醫的稱法,全株及果實都有藥用,性溫中、燥濕,具逐寒、祛風、殺蟲、止痛的效能。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B290022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1405

【本文所介紹的產品為季節性產品,每年九月底到十二月間生產(可能因產量問題而提早賣完),想要訂購的朋友請快快把握機會!】

每年入秋之後,柿子似乎成了這個季節最具代表性的水果,倒不是人人都愛吃柿子,更不會有多少人真正認識這種漿果類水果,大多都因它的諧音為「事」,加上果熟之後漂亮的鮮紅色,扁圓或略呈方形的果實,頂部還有一塊邊緣較薄,向四面裂開反卷的柿蒂…,看起來就相當討喜,尤其是在這個秋收的季節,收獲的豐美總讓人感念這「四時無災」才能讓人人「事事如意」,更希望帶來「好事臨門」…。

柿子其實是台灣人喜愛的傳統水果之一,這種原產地在中國,栽培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柿科植物,約在清代初葉被移墾的先民移植到台灣,十九世紀又傳入歐洲和美洲,但全世界主要的柿子產地,仍以亞洲為最多,主要的產地在中國、韓國以及日本,台灣也有出產柿子,但產量遠不如上述三地。

落葉大喬木,高達14公尺,因樹枝開展而使樹冠幅寬大的柿樹,樹皮深灰色至灰黑色,會呈長方塊狀開裂,心材黑色,質地相當細膩堅硬,被稱為「烏木」,是良好的傢具材;嫩枝會有柔毛;橢圓或長圓形的全緣葉子,單葉互生,葉面深綠色較為光滑,淡綠色的葉背和葉柄也有絨毛;黃白色的雜性花,狀似鐘,分為四裝,花萼下部短筒狀,結果時花萼會宿存在果實成為果蒂,同樣也是四裂正是柿樹最重要的特徵。

文章標籤

劉還月的避秦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